各位听众,今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15万8千人,比去年增加9千人。加上外地高校来沪求职的毕业生,总数近20万。本市各部门和各高校正在推出各项措施,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针对学生当前签约率不足一成的现状,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签约高峰将在今年4月出现,毕业生不要被危机“吓倒”。请听本台记者邹一波发来的报道。
记者:就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为记者算了一笔帐,他说,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上海就业岗位数预计会比去年下降两成,但是相信市教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的引导毕业生升学、加强教育卫生人才储备、拓展大学生服务社区、扩大职业见习岗位等计划可以缓解就业形势的严峻。
张民选:我们有了三万升学的机会,有了近两千人的郊区教师的计划,近两千人的医务人员的储备计划,有了三万个见习计划,这加起来就已经大大地大于目前20%的岗位下降数量。
记者:和政府部门一样,高校也在积极促进就业。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大四毕业生段炼在刚刚得到金融危机消息时,感到很紧张,但现在他有了很大转变,也和一家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
段炼:刚开始的时候心里非常忐忑,但是就我现在的情况来看,包括我也好,还是我周围的同学也好,整体的心态都是还蛮积极的,从11月份开始,学校两个校区都有大型的招聘会,我们都去参加,我们每天也会收到辅导员的短信,最多的时候,每天大概有六七家企业在向我们专业需要一些推荐的同学过去实习。
记者:该校党委副书记浦解明说,现在学校一方面努力扩大岗位信息量,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面试技巧、增强其心理素质,双管齐下为学生就业服务。上海交大则通过服务国家战略来输出人才,该校就业办主任刘建新说,学校花大力气把核电、航天等国家重点领域的国企引进校门,目前国企签约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两成,由于不少重点行业的单位设在外地,学校还在拓宽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的渠道。
刘建新:开了一个太阳能光伏行业的专场招聘会,现在学生和企业在洽谈中,有一个博士生有意向签约西安一家单位,我们今年也是扩大了外地单位的邀请量,学生就业观念也在转变,我们还和浙江人才市场在洽谈,建立互惠、互通的招聘信息平台。
记者: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说,通过各部门和各高校的努力,本市今年会形成一张覆盖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扶持网络,其中对创业大学生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还有特殊的政策。
张民选: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这是大学生能做的更大贡献,我们非常鼓励,为此,科委、教委和人保局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同时也设了贷款项目,第二部分,对零就业家庭的孩子,如果他没有找到工作,我们在第一时间,解决他的工作,这些同学可以主动地跟学校联系。
(来源:东方广播电台早新闻 2008年1月10日 记者邹一波)
撰写:东广台记者邹一波 信息员:邱登梅 编辑:邱登梅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