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齐助毕业生度过就业市场“寒冬”(摘录)
沪上春节不回家的大学生同样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上海各高校牛年新春之际纷纷推出新举措,促进毕业生就业,“就业新政”成为校园最好的“年货”。
短期岗位积累经验
复旦大学新任校长杨玉良透露,该校考虑在校内设立“教学辅助岗位”和“实验技术岗位”,解决部分毕业生短期的就业问题。他介绍说,这两个岗位可以让毕业生在校内的实验室找到一份工作,但是,这份工作不算是完全固定的。据悉,复旦大学第一步将提供200个“教学辅助岗位”和“实验技术岗位”,既解决部分学生就业,也解决了高校实验室实验技师老化缺少的问题。复旦还将为到西部、到基层、到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提供相应补贴。杨玉良表示,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即使失败了,但这段经历会对今后就业很有帮助。
发动校友提供信息
东华大学寒假前开展力保学生就业的“暖冬行动”计划,广泛动员所有的教职员工和校友的力量,利用一切资源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充分、更客观、更具针对性的单位招聘信息。学校呼吁每一位校友,“请您将您所就职单位(公司)的招聘计划或您了解的就业信息提供给母校。我们将每天汇总并及时向在校毕业生公布,让每位同学切实感受到来自学长们的关爱,在经济寒冬中感受到温暖。”
(来源:新民晚报 2009年1月29日 A3科教卫新闻 记者张炯强)
撰写:新民晚报记者张炯强 通讯员丁怡 信息员:邱登梅 编辑:邱登梅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