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校长 徐明稚
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论断,直面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统筹兼顾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历史和未来,眼前和长远,硬件和内涵,大师和大楼,坚持特色和建设学科生态,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关系,迎难而上,靠发展去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在学校全局上统筹兼顾硬件和内涵、大楼和大师的关系。我们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探索在资源有限和国家投入增长有限的条件下,走更多地依靠更新观念和改善管理,努力遵循规律、用活资源、提高效益、加快发展的道路。为此,我们确定了资源配置和财务安排的具体原则:“211”经费集中支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自筹经费支持非重点学科建设,新校区建设不动用日常运行预算,能争取社会资源的项目决不动用学校资源,确保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经费,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主要依靠政策争取社会资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经费十分困难、全校实行严格刚性预算的情况下,唯独对师资队伍建设开了口子,实行开口预算。我们还从人才引进、培养、考核、分配及用人机制等环节入手,通过充实教学科研一线、压缩机关勤杂二线、教职工队伍分流管理、领军人才引进计划、教师队伍博士化工程、设立派出和学术交流基金、完善岗位聘任和考核、建立各类激励机制等具体措施,转变观念,创新机制。
在学科建设上统筹兼顾特色发展和多科性大学建设目标的关系。我们的目标是特色学科不仅要做“全国单项冠军”,还要冲击“世界单项冠军”。目标确定之后,我们集中“十五”“211工程”的建设资金,全部投入纺织、材料、染整、服装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按照“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重点突破”的思路展开建设,经过7年的建设,已经收获了初步的成果。
经过7年的建设,学校的重点学科、学位点和本科专业数都翻了一倍,7年来实现的增量相当于建校后50年的总量。目前,学校12个专业学院逐步形成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五大学科群,一个有特色、多科性、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的学科框架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在人才培养上统筹兼顾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我们一是花大力气改善教室、实验设施、图书馆等办学条件,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二是推进一系列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完善帮困助学体系,加大帮困助学的投入力度,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7年来,学校累计收入34.5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拨款占54%,年收入和支出增长率均为12%,学校经常性财务收支相抵后略有结余。学校就是在这样有限的投入和增长的条件下,依靠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遵循规律、统筹兼顾、加强规划、用活资源、提高效益,探索着投资较少、效益较高、又好又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9年5月29日 一版 作者:徐明稚)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