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会举行
本报讯 (通讯员 向娟 记者 徐敏)“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9年年会前昨两天在沪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华大学、国家电网、招商局集团等院校、企业的管理学专家,就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兼并重组、品牌建设和战略转型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年会由东华大学联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无畏向大会发来贺信。
(来源:解放日报 2009年10月14日 07版:综合新闻 通讯员:向娟)
-------------------------------------------------
东方网: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9年年会在沪召开
东方网10月13日消息:10月12日上午,“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9年年会在虹桥宾馆举行开幕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东华大学旭日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无畏向大会发来贺信。大会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会、东华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举办了主题报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平研究员作了题为《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报告。南开大学李维安教授作了题为《金融危机与公司治理》的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徐二明教授作了题为《战略管理研究中的制度观念》的主题报告。东华大学沈蕾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市场服装品牌价值评价研究》的主题报告。
大会在此后的一天半时间内还将举办多场报告会,就“企业发展环境变迁、管理变革与社会责任”、“中国企业战略转型与创新”、“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与企业成长”等主要论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来源:东方网 2009年10月13日 选稿:方翔 通讯员:向娟)
-------------------------------------------------
中国经济网: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9年年会在东华大学召开
中国经济网上海10月13日讯(记者李治国)“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消退的背景下,我国未来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点应放在形成‘宽幅产业带’和‘高端产业链’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黄群慧日前在由东华大学举办的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9年年会上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专家的测评,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还处于高速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重大任务;同时,我国各个具体区域之间工业化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这就给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为未来我国经济整体保持相对较高增长速度提供了动力。
在这一情况下,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黄群慧认为,要根据我国各区域存在巨大发展差异的现状,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在东部地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使我国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构成一个“宽幅产业带”。同时,在产业链条上,一方面要开展自主研发,获得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要实行品牌管理,掌握终端用户,逐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得“高端产业链”。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最终还需要企业实现。黄群慧表示,国际金融危机让我国企业具有了危机意识,今后要促进企业竞争战略从“低成本”向“差异化”转型,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企业盈利战略从“纯外贸模式”向“一体化模式”转型,将生产销售内外贸整合于一体,培育自身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成长战略从“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在打好企业基础的前提下,追求在一定利润水平之上的合理成长速度;促进企业国际化战略从“参与全球分工”到“整合全球资源”转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企业发展的最优配置,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9年10月13日 记者:李治国 通讯员:向娟)
视频:
摄影:
撰写:解放日报 东方网 经济日报记者
信息员:邱登梅
编辑:邱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