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校于2010年1月13日,召开了研究生教育分管院长会议,邱高副校长、研究生部舒慧生副主任、陈志龙副主任、各学院研究生分管院长和研究生部全体人员与会。
舒慧生副主任首先对2009年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内容包括积极稳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签约一批校外“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单位”;又获1篇“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总数达6篇,列全国高校32位),4篇“上海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成功举办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09年纺织学科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等;研究生招生数当年首次突破2000人;公派留学势头喜人;研究生当年发表高水平三大检索论文达660余篇,协调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
然后,就2010年的工作重点向各位院长作了说明,研究生部招生办、培养办、学位办分别向各位院长作了工作汇报,主要包括研究生招生生源的组织和结构优化,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生教学状态系统的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和双导师制规定以及我校公派留学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思路等。
各学院院长就培养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培养方案修订的方向、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重点以及开展国际化教育的迫切性等各抒己见。
最后,邱高副校长从研究生教育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做了总结性发言。
第一,对专业学位教育的来源、重要性进行了梳理,指出来源于professional的专业学位,是我国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转型,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的一次重要改革。这与以前我国的精英教育,即源于academic传统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要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作为我校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在未来的3-5年中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出特色。同时,强调要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模式,既要为企业解决创新、研发,还要把双导师制落到实处,实现双赢局面。
第二,对于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优化,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召开专题研讨会来切实推进。同时,要把握好培养方案的本、硕、博三级体系的平衡问题,体现不同学位水平的层次性。
第三,要切实做好生源组织,提高生源质量,要利用我校的地缘优势和部分学科优势,扩大宣传,吸引优秀的本科生报考我校。
第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是我校的总体战略、也是国家战略,要积极推进。要把导师的个人行为、学生的个人行为提升到院级甚至校级合作层面,要深入合作和交流的层次,从而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着眼长远。
第五,要充分通过教学资源的建设,通盘考虑形成全校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软硬件水平。
第六,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奖助学金评定,涉及每个研究生的切身利益,必须要保证客观性、公开性。
此外,邱高副校长还就我校几项攻坚任务——研究生院建设、专业学位点增列以及扩大优博论文获奖专业面提等提出了工作思路。
通过本次研究生教育分管院长会议,大家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只要我们抓住发展机遇,一定能够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实力。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