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千年传承的精粹  心灵护航的舵手——理学院入党积极分子观电影《孔子》有感

发布时间:2010-03-05发布部门:理学院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有过萌芽时期的不受礼遇,有过封建君王为巩固统治进行的片面宣传,也有过建国初期的遭受全面否定;然而在这些并不平坦的发展路途中,还是有众多的学者,全面而富有学术精神的研究孔子及其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也多亏了他们的潜心研究,让我们在不再风化迷信、相反变的开放包容的今天,可以通过一部制作优良的电影,全面客观的了解这位圣人——孔子。

    电影《孔子》由孔子在鲁国的仕途讲起,这段仕途中,孔子大显身手,助鲁国逐渐强大;收复失地,破诸侯势力,大大改善民生,功大盖世!可惜后来,被官场同僚大司马陷害,外加鲁国君王昏庸懦弱而惨遭弃用。之后,孔子由弟子随同周游列国游说宣扬孔家思想,可惜并未受太多礼遇,反是由于身处乱世而常遭驱逐,颠沛流离……但秉着纯正的信念,孔子和他的弟子还是坚持在这重重的困难之中,传授学术,授人知识。最终,颠沛流离多年的孔子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鲁国,于家乡鲁国城墙外行礼的孔子,年迈的身躯,在凛冽寒风中,还有跪着的老人在风中散乱的银发……此情此景,映衬着老人曾经的抱负,证明着老人对家乡的爱与思念,验证着鲁国对一个治国大将的弃用与损失,旁观着历史的损失与获得,见证着春秋这个时代的纷争与濒亡与儒家学说千年传承的发迹和萌芽;让人看来不禁动容……

    然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生动客观地概述了孔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还使用了相当多的镜头捕捉孔子的弟子们的决绝、成就。子路在乱世中不顾孔子的反对,毅然决定出任卫国的宰相,并非为了自己仕途、前程、功名,而只是为了有机会推广先生天下大同的思想;最终子路还是战死沙场,但临死前他依旧铭记先生的教诲,死也要衣冠齐整,带好军帽,在敌人的乱刀下身亡……场景很震撼人心,虽不排除编剧矫情添料的可能,但还是很好地表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的气魄雄魂,令人钦佩!再看孔子爱将颜回,仪表堂堂,才干过人,有勇有谋,同时又对先生忠心耿耿满怀感激。孔子最初遭受鲁国弃用决定背井离乡的时候,就是颜回,第一个在师傅方启程就赶到会合……他告诉先生要一直留在先生身边的时候,抬头望着先生,眼睛噙满泪水,眼神无比真挚而坚定,可见他对师傅情深;同样是颜回,在孔子及其弟子一行人过冰面时,不幸遭遇冰裂,为了能捞出落水的书卷,只身在江中捞出书籍,严冬之中,处处积雪,水面结冰,而在这种情况下、身处冰水中,又是何种的感受,我们可想而知却又难以想象……最终,颜回没有能在先生的叫喊中留在人世,为了藏书献身,这种献身在我看来很震撼,但不荒谬,或许非有革命战争烈士们的壮烈,但就伟大程度来说毫不逊色!然而在这部名为《孔子》的电影中,所有这些都很好的从侧面说明了孔子的人格魅力。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深深地感染弟子们;也正是受到老师的感染以及教诲,这些弟子们各个出落不凡,有勇有谋,为人正义,不少都称得上是一代枭雄。孔子的儒家学说的魅力及其个人的人格魅力,透过这些优秀的门下弟子,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孔子曾经备受非议,也曾被利用神化,但可喜的是终于在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用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充分地汲取孔子儒家学说中的养分;结合自己最近有幸成为党校的一名学员,我更要将这些所学、结合自己的党校学习,深化自己的思想,努力使自己具备一位党员的素质,并以此为目标,不懈努力!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