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上海科技报]科技给力小绳索 书写产业大文章 东华大学举办国内首个绳索专家国际论坛

发布时间:2011-04-19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日前在东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个绳索专家国际论坛,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绳索”这个“熟悉的陌生人”身上。说它熟悉,是因为与生活息息相关;说它陌生,是因为看似其貌不扬的绳索,只要利用科学技术优化纤维结构,提升品质性能,不仅能“上天”牵引高空热气球,还可以“入地”固定拉索桥,更可以“下海”开展深海作业。科技给力小绳索,正在书写绳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文章。
    从简单的结绳记事到捆绑物品,直至今天的农林种植、海洋捕捞、消防救灾等各领域,人们对绳索性能如高强度、轻重量、耐高温、耐腐蚀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据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邱夷平教授介绍,目前,我国约有1 万多家绳索生产企业,虽然产业规模很大,从业人员众多,但却存在高能耗、低性能、缺技术、少人才、低利润的“尴尬”境地。国内绳索每米卖0.7 元,国外绳索却能卖40 元,价格相差近60 倍,究其原因就在于后者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绳索的应用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以墨西哥湾深海石油钻井为例,相比既重且易绣的钢绳而言,高性能的合成纤维绳索不仅强度高、重量轻、而且能很好地克服海底的压力、洋流、海水腐蚀等各种问题,在超过3000米的深海作业照样“如履平地”。邱夷平教授说:“科学研究不是为科学而科学,而是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举办这次绳索论坛正是为了发挥学校在纺织、材料、纤维等领域的学科和工程研究优势,为绳索业这个‘边缘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重要力量”。
(来源:新闻晨报 2011-04-20 记者:陶婷婷 通讯员 向娟 邱登梅)

视频: 摄影: 撰写:向娟 邱登梅 记者:陶婷婷 信息员:向娟 编辑:邱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