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情理交融  共议使命——记管理学院国际认证工作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1-04-19发布部门: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2011年4月15日,管理学院国际认证工作研讨会隆重召开,全院70多名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基于前期学院和各系多次研讨的阶段性成果,对学院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讨,并重新审视学院的发展战略以及SWOT矩阵图,以期为学院国际认证工作以及未来的持续高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管理学院院长孙明贵老师从学院二级管理、研究方向凝练与队伍梳理、进人政策的调整、教授委员会、专业学位招生以及旭日楼装修工程六大方面向全院教师介绍了学院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无论是软实力的提升还是硬件设施的加强,都与学院的国际认证工作密不可分。随后,孙明贵详细阐述了此次研讨的重点内容——学院的使命、愿景和价值,他从各系的众多方案中归纳提炼了几个关键词,包括“知识创造”、“进取精神”、“国际化视野”、“关爱学生”、“尊敬老师”、“务实”、“和而不同”等,这也反映了大多数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内心共鸣。应该说,各系的方案同中有异、互为表里、精彩纷呈,体现了各自的创意和识见,浓缩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最后的凝练和定稿作了良好的铺垫。
    

 
    随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林文伟老师也充分肯定了大家的研讨热情及相应成果,并对凝练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林文伟从高度、浓度、纬度、热度四个方面阐释了学院定位以及概念表述的要求,首先她从“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和“价值存在”三个层次解读了人才培养的价值序列,并着重指出坚持价值理想的重要性,诸如人的生命价值、生活的意义、人格的完整、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都是价值理想的范畴,这一高度最重要却也最容易被忽视;浓度意味着用简洁的话语表达丰富的内涵,这也是凝练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林文伟以“企业家素质”一词为例,具体阐释了浓度的涵义,即以开放性、动态性的语词表达具有广延性的内涵;纬度体现了不同的视角,纬度的取舍关键在于要避开争论,更容易达成共识,最终获得认证,只有去除芜杂方能留存精华;热度则是一种感染力,要传达学院勃勃生机的向上势头,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教师人才培养使命的神圣感。
    


    之后的自由发言和讨论环节也是妙语连珠、精彩纷呈,高长春老师指出使命、愿景和价值的表述应该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亦即要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顾庆良老师认为相应的表述既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要体现时代的特色;刘东胜老师快人快语,以“有文化”为核心目标,令人耳目一新,无论是一个学院,还是一名学生,塑造文化都是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王丽华老师认为使命的表述要与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相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体现出社会责任感,毫无责任感的高材生反而更加危险;吴靖老师呼应了刘东胜老师提出的培养目标,认为工具理性思维蔓延下大学和学院仍应有各自的价值坚持,引述了爱因斯坦的名言“要尽量简洁,但不能更简”作为具体表述的参考,并提出了“三创”人才的培养构想;秦泽峰老师从学生讨论课的结果出发,认为学院层面的表达要有比学生更高的高度,相应表述不宜过于具体和琐碎,也不宜过于物质化和实用化……
    整个研讨会持续了三个小时,90%以上的老师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既有感性的抒发、也有理性的论辩,可谓高潮迭起,热烈的讨论气氛感染了现场的每个人,这也印证了国际认证工作需要每位教师的倾情参与和智慧贡献,相信经过这次成功的研讨会,管理学院的国际认证工作将会更加顺利的推进,学院的未来发展也将步入一个新境界!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