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走进美好新家园,感受灾区新生活——我校《东华研究生》主编参加“全国百所高校学生记者四川地震灾区行”活动

发布时间:2011-04-21发布部门:团委
    2011年4月14日至17日,“走进美好新家园”——全国百所高校学生记者四川地震灾区行第一阶段活动在“天府之国”四川举行。本次活动由团中央学校部、四川省重建办、团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是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由选拔产生的来自全国109所高校的125名学生记者深入汶川、北川、青川等地震重灾区,深切感受3年前地震的惨烈和3年后灾区人民的美好生活,切身体会灾后重建的伟大奇迹和四川人民的感恩情怀。我校研究生会主席助理、《东华研究生》主编、纺织学院崔启璐同学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

    4月14日晚,参加本次活动的高校记者参加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严卫东主讲的灾后重建报告会,严卫东主任从八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三年来汶川的灾后重建工作。报告会中,他全面详细介绍了灾区重建的困难和艰辛,同时也向在场得同学们大致介绍了灾区重建后的新面貌。其中“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这句话深深地印在同学们心中。4月15日上午,在金牛宾馆大礼堂隆重举行了“走进美丽新家园——全国百所高校学生记者地震灾区行”活动启动仪式,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等领导出席,来自全国百所高校的学生记者代表及媒体参加了启动仪式。此次启动仪式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微博墙,学生记者们通过微博发送的即时评论都会在大屏幕上滚动显示。崔启璐同学通过微博为四川人民送去了来自东华学子最真挚的祝福。


    启动仪式之后,高校学生记者兵分三路,分别前往汶川、青川、北川。在接下来的两天中,高校学生记者们进村入户,与灾区群众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和感受当地的生活变化。大家用纸笔、录音笔、摄像机记录下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生动场景,同时在参观采访时还时刻发送微博,及时与网友分享所见所感。在参观采访活动中,学生记者们不仅看到了地震时遗留下来的残缺建筑物,还看到了一排排崭新的民居;不仅为地震时逝去的同胞和烈士们默哀致敬,更看到了灾区人民脸上满意的笑脸。通过与当地学校的联谊座谈,同学们看到了孩子们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精神;通过与灾区居民的采访聊天,同学们看到了灾区人民不畏艰险,充满希望的坚强品格。灾难无情人有情,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灾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除了发展原有的农业以外,当地政府还想方设法为农民增加收入,开展各式各样的农家乐旅游活动、为农民提供各种资金和技术服务。

    在4月17日举行座谈会上,高校学生记者们纷纷表示,此次四川地震灾区行对自己的影响非常深远。看到灾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勤劳的双手开始美好新生活,让自己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好,并表示一定会继续努力,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进灾区,对将承担起建设祖国重任的青年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据悉,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的安排部署,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预计全国有300余所高校参与,直接参与学生达5000余人次。第二阶段活动将于5至8月举行,各所高校暑期将开展四川地震灾区暑期实践活动。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