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人民网]上海举办第二届大学生创新论坛 三年支持3000项创新活动不重结果旨在育人

发布时间:2011-05-10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不耗木材,轻松一按就能自由控制笔芯长度,一款刚获得两项国家专利的自动绘画铅笔让画家和学画者们不再为时时切削铅笔而头疼。这样一支铅笔的发明者,是一位本科生……在5月8日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论坛上,像这样由大学生凭兴趣发现问题、在老师指导下取得的创新成果,还有很多。
    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论坛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东华大学承办,展出并研讨的是过去3年来“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论坛共收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17所沪上高校推荐的154个项目案例和139篇学术论文,经专家评审,从中遴选出100个“百佳项目”和100篇“百优论文”,并从“百佳项目”中评选出了25个“最佳实践”项目。论坛现场,以展板形式集中展示了各高校的60个创新项目成果,并由参加论坛的师生当场投票,选出了10个“我最喜爱的项目”。
    “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是上海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上海市教委已连续3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助1000个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截止2010年底,该计划已累计资助上海大学生创新项目3000个,覆盖工、理、文等多个学科类别,参与大学生近万人。
    自动绘画铅笔的设计者、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工业设计系大四学生陈小翔,就是在学画过程中遇到经常削铅笔、笔芯易断等烦心事而动起了研制自动绘画铅笔的念头。从大一时对制笔技术一无所知,到大三熟知整个制笔工艺流程,小翔知识面得到开阔,实践动手能力也大大增强。“最大收获就是‘实践出真知’,学会了如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他说。
    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傅建勤表示,“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实施3年以来,上海市大学生公开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得授权专利数量都有大幅提升。不过,该计划资助的3000个创新项目中,绝大多数最终并未形成论文、专利等成果。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项目实施,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创新实践的机会,包括包容失败的机会,从而改革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强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傅建勤还表示,目前列入国家、地区及高校各级创新活动计划的项目中,还有不少是由高校教师将一个大科研课题分解成若干小课题交给学生完成的,这样的活动虽然也能让学生受益,但仍然属于延续性、参与性工作,与以大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创新培养体系仍有一定距离。创新人才培养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来源:人民网 2011年5月8日 记者姜泓冰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视频: 摄影: 撰写:向娟 邱登梅 记者:姜泓冰 信息员:向娟 编辑:邱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