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新闻晚报]东华大学建成国内首个燃烧假人实验室 防护服效果“火人”说了算

发布时间:2011-07-10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新闻晚报]东华大学建成国内首个燃烧假人实验室 防护服效果“火人”说了算


               燃烧假人可以在火场中“动起来”,更准确地评测防火服性能
    记者昨天获悉,东华大学历时三年,建成国内首个高仿真模拟火场高危环境的燃烧模拟环境实验室。该项目对研发热防护新型服装材料、科学合理设计热防护装备,有效遏制火灾、战场等危险环境对人体造成的热伤害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负责人、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系主任李俊教授介绍,长期以来,如何客观科学评价 “军服、防火服、消防服、阻燃耐高温作业服”等特种服装的防护性能是困扰业界的难题。

    以防火服为例,之前多是在面料上做实验,但制成防护服后,穿在人身上在运动中的防护效果到底如何难以评价。

    那么谁能穿着成衣在火场中走一遭,测评这些服装对人体的实际防护效果?为此,东华历时3年研究,建造了一个模拟中国人体型构造、可在不同活动姿势下精准感知高温热流、精确预报身体皮肤烧伤程度的燃烧假人,以及高仿真模拟火场高危环境的燃烧模拟环境实验室。

    记者昨天在燃烧模拟环境实验室里看到,这一燃烧假人的周围共安装了6组12只喷火器,逼真模拟真实火场危急状态的爆燃闪火。实验中,只见所有喷火器一齐点火, 12条火龙腾空而起,身着防火服装的燃烧假人瞬间被高达3米的烈焰吞噬淹没。

    东华的研究专家们还模仿现实火场中人体应急应变特点,让燃烧假人在火场中 “动起来”,以不同速度自动调节假人的朝向与方位。

    “燃烧假人又名 ‘东华火人’,是依据中国成年男性的体型度身定制的,身体表面均匀分布135个高温传感器,各部位关节都可活动,能模拟人体的多种着装姿态。”李俊教授介绍,燃烧假人就是生物人体的替身,它的构造、功能做得越接近人体,测算出的数据也就更精准。在每次实验结束后,通过分析假人身上每个传感器所输出的数据、计算热流量,便可精准地报出每个传感器在皮肤表面的烧伤级别、烧伤总面积、构成二级和三级烧伤的时间。

    据悉,燃烧假人实验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海军首创。此后,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也开发了燃烧假人实验装置,但在假人模型的设计、传感器的可靠性及火场环境的模拟性等方面都有局限性。

    东华大学此次研制成功的燃烧假人及燃烧实验室,综合运用了生物传热分析技术、材料改性技术、人机工程制造技术、传感器技术、燃烧工程和自动控制技术等,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校研制出的高性能的防火服目前已投入产业化生产。

(来源:新闻晚报 时间:2011-07-06 记者 张茜茜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视频: 摄影: 撰写:张茜茜 信息员:向娟 编辑:邱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