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0日下午,在松江2114教室,许鹤群教授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校第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一场题为“追求卓越,立志成才”的讲座。在讲座中,许鹤群教授通过讲述四个普通学生在求学期间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例子向本期党校的学员们诠释了讲座的主题——“追求卓越,立志成才” 。
在许教授的讲座中,他所讲的四个例子都是他身边认识的人,而且他们都是从普通的一名大学生,在成长中蜕变,逐渐走向人生的高峰。就拿第一个例子张治来说,他1994年考进四川大学时,高考成绩是全班的倒数第二,但是在本科毕业时却上升到全班第一。而促使他达成这种成就的,是他在大学期间努力提高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但是,许老师说,真正促使他认识转变的事“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课,这门课让他知道了在西方还有“苏格拉底”等等。在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考研,在1999年考取了西南交通大学,他继续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对模式识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分利用学习和思考的广阔和自由空间。从张治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大学养成的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对我们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许鹤群在总结张治成功的因素中指出,“对个人的自我约束、增强个人的自控能力、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管理好时间”这几条因素是值得党校学员们学习的。
随着话题的深入,许鹤群教授为党校学员们应该如何发展作出了归纳。一方面,人应培养自己成为具有科学思维的人。许教授指出,大学生要学习一些“形式逻辑”,从而使自己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学生应培养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21世纪人才的新特征是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亲和能力、洞察能力、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呢?针对这个问题许教授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善于学习是基础,深于思考是关键,勇于实践是根本。所谓“艺多不压身”,许教授接着又提出大学生应造就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不能贪多,而应该着重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努力使自己在这一方面达到顶峰。
通过许教授的讲座,党校学员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又清楚了许多。相信他们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克服重重困难,为达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