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专题报道:东华办学60年: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启示录(图)
近日,“天宫一号”顺利升空,东华大学因其“玻璃纤维网格”“仿生假人”等科研成果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再次引发关注。
纵观学校发展,除了先进纤维、功能服装、艺术设计等成果长期对国计民生贡献斐然,近年来东华还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十五”“211工程”建设验收“优秀”,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连续八年共获16项国家科技奖,有效专利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2位,办学绩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名列第15位,“工程、化学、材料和物理”等4个学科分别进入ESI国际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相应学科领域的世界前1%……一所具有纺织类行业背景的大学何以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硕果累累,持续贡献国家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60年发展历程背后有何启示?
办学经验:认清和遵循办学规律才不会迷失
“学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面临有挑战,只有认清和遵循办学规律才不会迷失”。回顾60年的风雨历程,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认为,办大学关键要坚持特色。
建国初,学校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依托雄厚师资力量和行业背景支持,成为了我国纺织行业人才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使纺织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从纺织工业部划归教育部的背景下,面对“综合性大学建设”等潮流,学校曾面临过是否要坚持特色的困惑。“组织全校师生讨论了半年,还是决定走特色发展之路。因为从国际经验看,特色发展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成功之路。而且,特色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纺织是我们的基因,有国内外的那么多资源,它是我们的优势,要珍惜和弘扬”。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近年来东华大学的特色办学实践,不仅收获了“特色学科茁壮成长,非特色学科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更凝练出系列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彰显着学校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明晰的定位与自信的定力。
学科发展:增强特色 拓宽基础 加强交叉 按需发展
“纺织一直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它不仅能解决老百姓的穿衣问题,其高科技成果还可广泛服务于‘航空航天、医用农业、交通环保’等领域。”东华大学俞建勇副校长表示,“我们一直坚信,在我国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过程中,东华大学可以大有作为。”
学校在“十五”期间,一方面集中力量做大优势学科。如学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211工程”建设资金全部集中在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上,建设了我国纺织类绝大多数的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特色学科体系实现对纺织学科链和产业链的全覆盖。另一方面集中力量推进特色学科的显示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一,纺织学科领域每年发表的三大检索论文数名列世界10所著名同类院校第一,学校代表中国成功举办享有“全球纺织界奥林匹克盛会”美誉的世界纺织大会。
在“增强特色”的同时,学校进一步对学科“拓宽基础、加强交叉”。“十一五”期间,学校通过“自筹学科经费、采取学科特区制、与重点学科交叉融合”等新机制,推动其它学科发展,并通过非特色学科的“借船出海”,构建良好学科生态。从“九五”到“十一五”,学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增长两倍,硕士点增加三倍。本科专业增长了近一倍,覆盖了工、理、管、经、文等九大学科门类。还在材料、服装、染整、机械、环境、信息、理学等学科领域建设了国家级或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建设呈现出“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特色与非特色之间互相支持、共谋发展、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新时期,学校继续把目光聚焦于国家和地方建设,实施学科的“按需发展”。学校以12个专业学院为依托,建设“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制造、时尚创意设计、现代服务”五大学科群,成立“东华大学研究院”,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研究,为上海“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建设创意城市、设计之都”等提供高端成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校还与上海市共建了“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推动上海时尚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在东华,一个“有特色、多科性、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型学科框架正在形成。
大学文化:砺志尚实,服务国计民生
“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一直是东华人的习惯选择。从新中国建立之初,为解决老百姓穿衣问题研发化学纤维及装备、培养的纺织领域专家,到新世纪开创之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在高性能纤维、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开展自主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东华大学保持着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逐渐形成了“产学研用”结合的办学传统。在校长徐明稚看来,正是一次又一次服务国计民生的科技攻关,积淀出了以校训“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为核心的东华文化。
东华师生本着“砺志尚实”的精神,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发出了系列高科技成果。这些成果有些对接着国家战略需求。如成功研制洲际导弹用高纯粘胶基碳纤维,项目解决了我国新型战略弹头防热层材料的“有无”问题,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舱内舱外航天服暖体假人、仪表特种玻璃”等成果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有些提升着人民生活品质。如作为国家六五至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高速纺项目不仅大幅提升了纺丝速度,还成功实现了产业化,破解了我国涤纶长丝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难题;在国家十五、十一五期间,学校联合企业等研发的“新型功能化涤纶、高导湿涤纶纤维、纳米纤维”等系列高科技产品,大幅提升了服用纺织品性能,并通过产业化受惠于百姓。还有些促进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学校还从我国医疗卫生防护、节能减排、污水处理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出发,联合企业、研究院所研发了系列新产品、工艺和装备,促进着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土木工程、海洋工程、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产业的更新换代。
东华人不仅在重大科技攻关中保持着“砺志尚实”的品格,在重大社会活动中也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大学的责任。2010上海世博会筹备之际,学校就组建了以服装、材料、纺织、化工等学院50名骨干师生为核心的项目组,主动请缨研发世博系列职业服装,为五轮服装评选递交500余款服饰方案,入选的“小白菜”志愿者服、参观者服务中心礼仪服等给大众留下美好印象。
办学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
“我们增强学科特色、构建学科生态,传承‘产学研用结合’的办学传统,弘扬‘崇德博学 砺志尚实’的东华文化……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培养人。”东华大学党委书记朱绍中说。
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懈努力:一是通过承接国家社会重大项目锻炼师生队伍,提升使命意识、实践创新能力;二是立足“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如实施学分制和按大类招生培养,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早进课题组,参加创新计划,提升创新能力;密切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三是花大力气改善教室、实验设施、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等办学条件,并大幅提高人才培养经费;四是完善帮困助学体系,加大帮困助学投入力度;五是系统构建就业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多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精品课程、优秀教材等奖项,获国家级质量工程奖近3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近200项,成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并是“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先后有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总数列全国高校第31位。本科生一志愿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居国内高校前列。
系列人才培养成果的背后是无数老师的辛勤付出。2008年起,材料学领域专家王依民等教授不满足于日常教学科研中的言传身教,主动请缨担任本科新生的“博导班主任”。如今,在关心东华学子成长的导师、辅导员、咨询员、指导员等队伍中,常常可以看到校领导、在职管理人员,甚至是离退休老同志的身影,他们从不同角度,尽己所能引导和帮助东华学子,全员育人的风尚在东华校园已渐形成。
遵循规律、坚持特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在学校定位、办学理念、文化传承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坚守弘扬——这也许就是东华大学60年特色办学历程带来的启示。
【相关链接】
■深化国际化教育 培育国际竞争力
段炼是服装学院2005级学生,在“东华大学•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大赛”中,他的作品《世界的一半》凭借设计的创意性及水晶应用的艺术性,从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获得了赴施华洛世奇位于奥地利总部学习的机会。回国后,段炼便与同学一起创办了“裁•意特殊服装定制工作室”,为多家大公司搭配或设计工作、表演等系列服饰。谈及在国外的实践经历时,段炼表示,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感受到了先进的管理文化,更体会到了中国年轻设计师的责任。
如今,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的合作地区已经覆盖了纽约、巴黎、米兰、伦敦、东京五大时尚之都,合作院校包括美国纽约时装学院、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等排名世界前10的艺术院校“大腕”;东华大学本科生的设计作品能与香奈儿、阿玛尼、芬迪等世界时装大牌同台展出;今年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校长奖”得主更全部是东华大学在日的学生……位于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东华大学,作为国际服装技术院校基金会在中国大陆唯一的常务理事单位,已开始引领国际服装教育风尚。
“学校的每个学科都要与这个领域世界上最顶级的院校合作,开展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建设国际一流的学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东华大学党委书记朱绍中这样诠释高校开展国际合作的意义。
据悉,包括上世纪30年代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我国化纤工业、纤维高分子学科的开拓者钱宝钧教授在内,各学科的创办者和领军人物,无不是曾在国外进修过的留学生或者访问学者。如今,学校与世界80多所知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学校拥有我国多个“111”创新引智基地,已成为该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之一,承担了大量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重要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相关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及综合竞争力。
■“产学研用”四位一体
作为提供飞行动力的关键设备,电源分系统被誉为航天飞行器的“心脏”。在“天宫一号”的电源分系统中,“碳纤维框架结构+玻璃纤维网格编织技术”首次被应到太阳能电池翼上,其中玻璃纤维网格是核心技术之一。为给“天宫一号”编织出提供能源动力的“完美翅膀”,陈南梁,这位长期从事产业用纺织品研究的东华大学教授,带领着课题组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院、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805所等单位紧密合作,历时五年,终于研发出航天级的电池网格,并在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实现了产业化。
这项科研成果与东华大学的“舱内外航天服用暖体假人、国防军事用碳纤维、环保消防用间位芳纶、印染废水处理用大通量膜、智能服装”等类似“重量级”的科研成果,虽然分属不同学科和应用领域,但都打着同一烙印,那就是“产学研用四位一体”。
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开发—应用”结合的长期实践,构建了与现代纺织、高新材料等产业相对应的学科链,研发的系列高科技成果不仅对接着国家战略需求,提升着人民生活品质,还促进着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其中,既有事关国家战略和国防安全的“顶天”项目,如高纯粘胶基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玻璃纤维网格等,为国家一号战略武器、“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做贡献,又有大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立地”项目,如新型黄麻纤维、纳米纤维及在上海市“科教兴市”首批29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第一个成功试产的Lyocell绿色纤维等。
产学研用结合的办学传统同时促进着学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校与上海纺织控股、IBM公司、广东溢达集团、太平洋机电集团、海天轻纺集团、国际羊毛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了近200个产学研基地。依托这些合作基地及项目,材料等学院常年推行“准研究生制”的本科生培养模式,100%的教授给本科生授课,介绍学科前沿;70%的二三年级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开展研究;近50%的学生获过得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奖励;5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有机会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借产学研用结合的实践平台走进了企业一线,迅速成为企业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学校还是国家首批 61所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把纺织工程、软件工程、轻化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功能材料等5个与传统和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且具备良好企业或行业培养条件的专业作为首批试点专业,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丁若垚,纺织工程专业博士生,刚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小丁告诉记者,他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东华大学读的,本科时是生物工程专业,读研时转到了纺织工程专业,现在的研究方向就是生物工程和纺织工程的结合点。他说,创新成果最好能够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未来想把项目继续研究下去,争取实现更多项目的产业化。在学校的支持下,小丁参加过许多创新创业比赛,已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十佳项目”等全国及省市各类创新创业奖项近20项,申请发明专利15项。
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认为,“大学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学生的学术兴趣和怀疑精神,搭建实践平台,学生才可能关注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实践 。”党委副书记浦解明也表示,“学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等方面作更深入的探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
学校专门设立有“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积极构建管理规范、协调有序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其中,学校以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为主要载体,构建国家、上海市、校级重点和院级创新项目4个层次的创新培养体系。学生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已获奖1085项。学校还以创业赛事为抓手,打造五大平台,包括:知识领会平台——创新创业类课程;能力提升平台——创新创业精英培训班;朋辈学习平台——创新创业俱乐部;校内创业实训平台——学生实训公司;创业实战平台——东华大学科技园和上海大学生科创基金会东华大学分基金会。学生共获各级创业计划竞赛奖47项。
东华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办学之基,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共培养了16万高级专门人才。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1年10月28日新闻头条 通讯员 邱登梅 向娟 段然 孙庆华)
视频: 摄影: 撰写:邱登梅 向娟 段然 孙庆华 信息员:邱登梅 编辑:邱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