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教学大家谈】余逸男:课堂教学需要创新

发布时间:2015-12-22发布部门:宣传部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也是本科教学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要做到“为学生上好课,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需要教师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作为一名化学基础课教师,我认为除了全身心投入外,还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思想和方法。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拘泥于课时数限制,对“我要在第几周讲完这些内容?”的关心远远大于“我该教些什么?怎么才能增加学生的兴趣?”甚至有人认为“我现有课本内容都讲不完,哪有时间讲拓展内容?”我觉得这是教学观念的一个误区。  

众所周知,教材不是教学和学习的边界。教学应以“少而精,博而通”为原则,精化课堂教学内容,讲授重点和难点,同时适当增加启发式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以物理化学这门化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例,这门学科虽然看上去概念抽象且容易混淆,公式繁多又难以理解。但正如一位院士所言,“任何一门学问就其本质来说,关键的内容、核心的概念往往就那么几条,发挥开来就成为洋洋大观的巨著。”因此,相较花较多时间和精力理顺各章节之间的关系而言,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整合,突出关键内容和核心概念,在逻辑框架的构筑、内容的推陈出新以及融入学科发展新内容等显得更为重要。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动画和网络等方式多方位呈现教学内容外,课堂上还应尽可能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状态。我认为口头演讲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口头演讲教学中,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给出与物理化学课程内容有关的话题,在规定时间内 (一般5-8分钟)完成口头演讲作业。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查找和编辑资料,策划与制作PPT,然后一起上台演讲和答辩,最后老师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学会了在演讲中如何合理安排演讲内容,怎样引入参考文献及如何回答问题。实践了4年,我发现学生普遍欢迎这种辅助教学方法的介入,因为通过口头演讲教学,他们不仅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各种潜能得到了充分开发。增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趣味性现在的物理化学教材与几十年前相比,无疑有很大的差别,但其基本框架大同小异,因为物理化学长期发展的经典理论体系为物理化学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经典原理,随着整个科学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内涵。比如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深刻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而能量耗散定律则深刻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发展。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只注重热力学定律的各种计算,而对其历史性突破和发展历程却很少提及。因此学生的学习单一,缺乏多元性、人文性。这是理工科类教学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亟待理工科类教师加以重视。  

鉴于此,在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课件编写中,我特别重视学科的发展历史、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在内容编排上,努力做到不仅要体现出物理化学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逻辑推理关系,更要强调趣味性、系统性、应用性和时代性。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入门,并运用实例把学生引入更深的知识层。课件中镶嵌的大量科学家的照片与其主要成就增加了课件的可读性,提升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不失时机地增加励志教育,比如说,介绍在科学界同样做出成绩的出生豪门的波义耳和身份低微的道尔顿,我告诉大家,“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主要取决于自身是否努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在传授一些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经常向学生介绍学科发展的过程和科学家的小故事,如英国科学家爱丁顿通过对日全食时太阳附近星体位置的观察与确定,佐证了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确性,两人联手完成了对牛顿重力定律的颠覆与创新。科学史上的这段佳话,启发着年轻学子科学研究既要敢于挑战、勇于突破,也要通力合作、协同创新。

 

视频: 摄影: 撰写:余逸男 信息员:莎日娜 编辑:莎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