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2015年年会在校举行
聚焦“互联网+”高校教育资源共享

发布时间:2016-01-21发布部门:教务处

1月1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以下简称“校际合作研究分会”)主办、我校承办的“互联网+”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研讨会暨校际合作研究分会2015年年会在校举行,第二届校际合作研究分会2015 年常务理事会同期召开。校党委书记朱民、副校长邱高出席会议,会议由校际合作研究分会秘书长江志斌主持。

朱民代表学校向出席会议的专家和代表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他指出,资源共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现代高等教育的开放协同。近年来,东华大学始终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共同推动和促进普通高等院校校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建设,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朱民强调,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彰显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优化教育结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一项重大课题。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我校及与会各方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希望大家分享经验,共享智慧,共同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使中国高等教育在共享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在致辞中对我校精心组织承办本次会议表示感谢,并对校际合作研究分会近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她指出,信息化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国家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教育信息化列为十项重大发展项目之一,并制定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国信息教育2020年行动计划》等,明确提出了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理念的战略方针。校际合作研究分会以推进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己任,积极关注和推进“互联网+”高等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与探索,加强区域内近邻学校之间的合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刻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叶之红强调,当前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已经得到全方位的显现,展望“十三五”,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更加核心的任务,全面深化信息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平稳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

会上,邱高作校际合作研究分会2015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他谈到,2015年分会按照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的原则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会员的作用,在合作办学的体质机制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开放,改革了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协同联动持续扩大校际合作人才培养规模,构建在线教育协同机制,创建中国慕课管理机制,抓住机遇创新在线教育教学模式以及好大学在线平台的建设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邱高表示,分会在新的一年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互联网+”强国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努力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来自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中心、教育部教育评估中心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互联网+”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构建与体制机制建设、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与教学管理改革、教师教学理念和能力提升、教学评估体系建设、在线教育发展、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作了多场主旨报告,并围绕“互联网+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会议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视频: 摄影: 撰写:姚远 信息员:陆毅华 编辑:吴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