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上海基层党建网“每周双星”专题报道
我校环境学院马承愚教授援疆支教事迹

发布时间:2017-04-17发布部门:组织部(党校)

近日,上海基层党建网“每周双星”栏目专题报道了我校环境学院马承愚教授援疆支教的事迹,转载如下:

东华大学环境学院马承愚教授始终践行着一名党员教师的理想和信念,潜心教学与科研,长期致力于纺织行业大气污染控制、环境材料理论及应用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获得发明专利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主持的项目获得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新疆援疆支教期间,作为援疆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他牢记党的宗旨,克服身体不适、气候和生活条件差及恐怖袭击等多重风险,带伤坚持制作教学模型,主动承担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为喀什大学新专业建设构建教学体系,并指导多名学生写出高质量论文,本人发表SCI论文三篇,硕果累累。另外,他主动资助多名经济困难学生,以师者烛心点亮学生前程。由于在新疆支教期间的杰出表现,他先后被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享受省级劳模待遇)、“最美新疆人-最美援疆干部”,以及上海市“优秀党员-师德标兵”、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马承愚,男,汉族,1957年3月出生,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原理教研室主任,国家环保部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教授。

为了新疆的稳定,马承愚教授于2014年初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到新疆喀什大学(原喀什师范学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协助该校筹建环境工程专业,是这批援疆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成员。援疆期间,他牢记党的宗旨,克服身体不适、气候和生活条件差及恐怖袭击的多重风险,全心全意开展教书育人和专业建设工作。

排艰克难 援疆支教

喀什是祖国最西部的一座边境小城,海拔高,距离塔卡拉玛干大沙漠50公里,沙尘暴频繁来袭,有时持续一周,即使在室内及睡觉都要戴上口罩。这里年降水量仅60毫米,气候非常干燥,相对湿度远低于20%,与沙漠中完全相同,人在这种环境下会严重脱水,必须经常喝水。

马老师工作所在的办公楼没有厕所,如厕要到很远的公共厕所。为了避免憋尿带来的不适,往往不敢多喝水。马老师刚来时,流鼻血一周,手脚干裂,还患上了肺炎。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守岗位,边治疗边工作。此外,喀什频发恐怖流血事件,这给援疆支教增添了极大风险,平时不能随意出校门,活动空间仅在校园内。喀什停电、停水、停网更是家常便饭,生活和工作与在上海不啻天壤,但这些都没有难倒马老师。当学院书记在通话中表示出关切和担忧时,他反倒安慰对方说:没关系的,自己是经过艰苦锻炼的人,承受得起。

负伤讲课 爱生如子

马老师牢记党的宗旨,在工作中时刻不忘体现党的形象,高标准要求自己。由于种种原因,喀什大学没有老师能胜任制图课,马老师主动承担了该课程,此外还要讲专业课,即使腿摔伤的情况下也拄拐坚持上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马老师自费制作教学模型,并自带来了扫描仪、照相机,用于辅助教学。在讲授制图课时,马老师把整本教科书的一百多个插图全部制成PPT,还给同学们额外开设了Auto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使同学们学到了实用的知识。

马老师在喀什满负荷工作,把新疆的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周三天给本科生上课,两天给中学生辅导,周六还义务为考研同学“开小灶”。喀大学生的基础不如内地学子,马老师鼓励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加倍努力。回到上海后仍给考研同学寄去复习资料,还为一名民族困难学生函授学习支付了850元学费。辛勤的园丁培育出耀眼的花朵,唐丽娟考了330的高分被东华大学录取,这是喀什大学历史上首次考上上海“211”高校的研究生;王飞坤考了282分,被新疆大学录取。

春风化雨 严师高徒

为建设新专业,马老师着手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制定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本人亲自开设了多门课程,同时严格培养当地少数民族的青年教师。他与古丽戈娜和努尔曼古丽两位年轻教师帮教结对,传授教学经验,古丽戈娜获得了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二名。他还指导她们撰写高质量论文和申报课题,其中两篇发表在国内权威期刊上,一项课题获得自治区“十二五”教改课题立项。另外,他从派遣单位征集了上百套系列彩色菌种照片、影视动画资料和课件送给了任课的民族教师,极大增进了维汉两大民族的骨肉深情。

在该校专业建设过程中,马老师还发表了3篇SCI收录论文,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他成功申报了自治区课题:“具有鲜明新疆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为该专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者烛心 点亮前程

吐尔逊帕夏是当地一名民族高一女生,梦想将来成为服装设计师,无奈家境贫寒。马老师认识她后,暑假回上海为她买了大量美术用品和书籍,装包背到了喀什。美术是一项高消费学习,马老师每月计划节省一笔开支资助她,为此戒掉喝葡萄酒的习惯。归沪后,马老师还为她支付美术复习班的部分学费。目前,吐尔逊帕夏已经通过高考美术课考试,正在迎接高考。马老师只有一个目的:一定帮她考上理想大学,考上研究生,将来成为新疆栋梁之才。

同样挣扎在梦想与现实边缘的还有维吾尔族男孩艾斯卡尔。父母身患疾病、没有工作,艾斯卡尔的梦想是考上上海最好的医学院,学成后可以回新疆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帮助和父母一样的病人解除病痛折磨。马老师也主动帮助他树立信心,不仅传授学习方法及学科知识,还挤出午间休息时间为他安排复习辅导。他像一株燃烧的蜡烛,为困难中的学生带来希望,照亮道路。

马老师深深热爱新疆教育事业,受到了当地师生的尊敬和爱戴。2015年,他被新疆自治区党委及新疆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党委书记张春贤等领导的接见,并获颁奖章。2014年,马老师还被自治区宣传部、文明办评为“最美新疆人-最美援疆干部”,被喀什大学评为“优秀援疆干部”。其事迹多次在人民网、文汇报等主流媒体上报道。


Q & A

    最希望的是什么?

    所教的学生将来能多出几个院士及杰出人才。

    最喜欢的是什么?

    陪家人购物。

    最想对其他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说的一句话?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向广大网友推荐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

    《毛泽东诗词辨析》。

    最遗憾的是什么?

    取得的科技成果太少了。

    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写几本书。

    最难忘的是什么?

    所培养的学生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人生格言是什么?

    有志者事竟成,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最成功的事是什么(或最有成就感的事)?

    靠不懈努力,从打工仔成为了教授。

    最感动的是什么?

    看到学生取得成绩和毕业的那一刻。


视频: 摄影: 撰写:组织部 信息员:吴靖 编辑: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