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青年志愿者用设计服务扶贫云南沧源

发布时间:2018-08-15发布部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8月4日至7日,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田玉晶老师带领学生一同前往云南沧源,与沧源残联对接,力求通过现代服饰的设计、公职人员职业服饰的设计服务来扶贫云南沧源,促使佤族文化传承的同时带动服装服饰产业链发展,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此次活动系上海团市委协助组织上海市各大高校的青年志愿者通过医疗和设计等专业服务扶贫云南沧源系列活动之一。

沧源是边境线上最后一个绿洲,也是佤族文化的发源地,荟萃着各式各样的佤族服饰。沧源县中国佤族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卫东老师说,佤族服饰是佤族人民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当中最不可分割的一种文化形态、一种文化内容和一种文化形式。但因为佤族服饰市场发育不足、服饰品种开发不够、服饰产业人才断层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佤族的服饰较为传统,面料的舒适性、款式的时尚性等都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状态。为此,残联主席南立疆带领我校师生团队调研了翁丁原始部落、勐来乡曼来村,通过原生态歌舞、生活场景观察和村民座谈会了解民族服饰,了解佤族文化,挖掘可用的设计元素。

通过调研,团队发现佤族服装承袭原生态的浸染工艺并经腰机编织而成,采用植物紫梗、衣果、山李子汁和麻粟树皮同煮取水浸染色泽,成色均匀自然。佤族服装多以黑色为主色调,这是佤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的民族文化心理在服装上的外在表现。佤族服饰上还有很多精美装饰,有闪闪发亮的银泡,有色泽鲜明的图案刺绣,具有民族特色的牛头、葫芦和蜂桶鼓标识等。

(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服装服饰调研)

(勐来乡曼来村服装服饰村民座谈会)

(巴饶民族服饰服装店座谈会)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和佤族文化研究的几位老前辈们开展民族服饰座谈,拜访了巴饶民族服饰服装店。这家店是当地一名“特殊的残疾人”陈红疆大姐开的,她虽有残疾,但仍四处收集佤族民族元素,展开服装和服饰从设计、制作到销售的全过程,服务于当地佤族人。她非常用心地经营着这家店,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店里也聘请了多名下岗工人和残疾人士一同创业。通过座谈,团队师生从沧源佤族自治县中国佤文化研究发展中心的前辈老师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关于佤族服装的历史发展、特点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东华在服装服饰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关于佤族文化传承的建议,希望她们能够带领着当地的积极分子走出来多看看、多学学。当地民众也希望东华的专业团队能够走进沧源,用专业的力量协助她们脱贫致富。




视频: 摄影:易丽思 撰写:杨景裕,田玉晶 信息员:朱一超 编辑:朱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