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新时代@教育 | 《东华大学报》刊发评论员文章:争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发布时间:2018-10-09发布部门:宣传部

编者按:《东华大学报》430期刊发评论员文章《争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文章指出,担当是一种表现,一种接受任务与承担责任的彰显;敢于、善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和立身之本;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我们要把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组织工作的关键,坚持“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理念和“改革创新求突破,干事创业求发展”的用人导向。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习近平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回眸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风范,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而我们纪念革命先人,就是要学习他们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担当是一种表现,一种接受任务与承担责任的彰显;担当是一种勇气,一种敢于挑战与慷慨面对的气质;担当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承受与思想接纳的跨越。真正的担当,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只凭说说而已,而需要落实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为官避事平生耻”,“见难而无苟免之心”。敢于、善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和立身之本。“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只有敢于担当,才能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排除干扰、守住阵地;才能把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激发斗志、凝心聚力,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回顾我党的历史,我们的事业之所以兴旺发达,关键在于我党有一大批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正是他们,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新阶段。

历史实践证明,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紧密相联系。要勇于担当,就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政治坚定、胸怀大局是敢于担当的重要条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是敢于担当的基本前提;执政为民是敢于担当的信心之源;争创一流的昂扬斗志是敢于担当的内在动力。只有做到敢于担责担当,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官吏不计其数,然能青史留名,为老百姓世代传颂的官吏并不多,观其特点,无不是造福一方、一身正气、勇于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我国古代先贤范仲淹的名句,正是他们“为官之道”的生动写照。

在全国发展大局中,上海乃至东华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把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组织工作的关键,坚持“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理念和“改革创新求突破,干事创业求发展”的用人导向。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建设好一支新时代的好干部队伍。

视频: 摄影: 撰写:华平 信息员:吴娅琳 编辑:孙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