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用“东华所能”补“盐津所需” 这场攻坚战必须赢
——东华大学赴云南盐津扶贫挂职干部团队侧记

发布时间:2019-10-17发布部门:组织部、校长办公室、宣传部

“这下着雨路真不好走,我们老两口身体也不好,真是谢谢村里一直把我们的事挂在心上”,家住云南省盐津县庙坝镇黄草社区(以下简称为“黄草”)大坪社(距离村委会主干道6公里山路)的贫困户郭逢富没想到,短短一周为他家危房改造、饮水提升改造的事,当时东华大学正在他们村挂职的第一书记张强来家里连跑了几趟,帮忙联系建房的砖、沙和水泥,跟村干部积极协调运输车辆......今年他们如愿以偿,终于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新房子,同时喝上了安全放心的饮用水。“真没想到,我们老两口能过上这样好的生活”,郭逢富内心充满了感激。从2013年开始定点扶贫至今,盐津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就成了东华师生牵挂的另一个“家”。六年来,除了校领导挂帅、专家上阵、学生志愿者助力,单像张强这样远离亲人到盐津挂职、扎根扶贫一线的东华老师就有6位,先后是陶康乐、陶俊清、卢洪伟、张强、范金辉、董晓光。东华扶贫挂职干部团队把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嘱托挂在心上,落实在“精准帮扶”的行动之中,成了当地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盐津当地风貌)

(张强老师(左二)入户走访并倾听村社群众住房、饮水和产业发展等诉求和建议)

让毛路变成幸福路

“毛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可能很少听说,但对处于盐津老百姓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毛路,是保持或保留原始路面的毛糙路的俗称。在盐津,大家走得最多的毛路就是泥巴路、土路。由于这里地处海拔比较高的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车难走不说,人走路也受影响。加上常年雨水较多,一到下雨天,老百姓出门总有种哪哪儿都下不了脚的感觉。以黄草为例,全村40.3公里的道路,只有大约五分之一实施了水泥路硬化,其它全是毛路。交通落后成了当地深度贫困的一大主要原因。

(陶康乐老师(右二)走村串户)

扶贫工作党建引领,受组织委派,陶康乐是第一个去黄草挂职社区第一书记的东华人,当时他的孩子出生才刚刚四个月。虽然心里对孩子、对家庭有万般不舍,但考虑到扶贫工作需要,他还是欣然而坚定地接受了这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打头阵”光荣却也不易,很多工作可以说是零基础开始。到了黄草,他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户,到村民家、田间地头去了解村情。看到村民们踩着泥泞的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出行,贫困户住着四处透风的土屋、木板房后,他第一时间把路况和危房信息及照片传回学校。在学校定点扶贫工作牵头部门校长办公室的召集和组织下,基建后勤处等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往黄草上门问需,学校迅速拨付53万扶贫资金帮助村里修路造房。如今,贫困户一个个告别土屋、木房住进了坚实的砖房,一步步走上了幸福路,看着手机里这些老朋友在朋友圈晒出的各种幸福生活,陶老师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要“输血”,更要“造血”

如果说黄草是一个点,盐津无疑就是一个面。脱贫攻坚千头万绪,光是等靠要肯定不行,要“输血”更要“造血”——这是卢洪伟2016年底刚到盐津县挂任副县长时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盐津是典型山区县,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封闭,但也造就了这里独特的风土物产,最出名的莫过于乌骨鸡和天麻、钩藤等中药材。当地一直想把这些土特产产业做强做大,却总是苦于“一没技术二没人才三没资源”等各种瓶颈制约。这么好的东西,“锁”在深山实在太可惜了。在学校做惯了科研,卢老师深知专业技术对产业实践指导的重要性。在仔细调研了地方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后,经他积极协调,在东华大学科研处的帮助下,学校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单独列支45万,设立了3个“盐津专项”科研项目,专门用以解决盐津县乌骨鸡产业发展与冷链物流、中草药产业发展及其包装设计以及环保新技术研发。学校还专门组织上海中药材专家到盐津,手把手为中药材选种、育种、检测把脉问诊,并借助校企合作、校友资源和学校计算机、管理等多个二级学院的专业力量帮助当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盐津县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约合作,“云梦盐津”微店上线,“云盐津”网上商城开发,培训当地干部、中小微企业家、农村淘宝合伙人……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还让科技扶贫、产业扶贫、“互联网+”扶贫等理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地方“造血”脱贫能力。2017年,盐津县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此外,在卢老师的协调下,还为当地两所小学争取了120万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项目资金,用于当地两所小学校园附属工程建设,解决了近700名小学生的校舍安全问题。

(卢洪伟老师(中)跟学校科研项目调研组实地走访当地天麻种植基地)

“我们要想方设法留住人”

胡俊,一个长相清秀的90后黄草妹子。虽然家境贫寒,但她并没有像大多数小伙伴那样外出打工,而是决定留在黄草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靠在大学学的园艺专业知识,在野生猕猴桃和食用菌仿生栽培上闯出一片天地。听说胡俊返乡创业的消息后,陶俊清特地跑到小胡的“试验园”仔仔细细兜了一圈。小胡一家6口人,父母哥哥都是农民,家中没有稳定经济收入,小胡上大学给家里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但越是贫困越想通过双手改变命运,这也是她自主创业的最大动力。了解到这些后,陶老师对这个家贫志不贫的小妹妹竖起了大拇指,在学校原本就是干学生资助工作的他,随即协调在社区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让小胡参与社区扶贫和日常事务工作。同时,还带着她到各居民小组向贫困户介绍果树和农作物种植的先进生产技术。这样的勤工助学,不仅帮小胡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还让她发挥了一技之长,带动村民发展起生态农业来。  

(陶俊清老师(左一)与胡俊(中)作客昭通电台讲述扶贫故事)

在黄草挂职的一年里,陶俊清深深地感受到:盐津脱贫最大的难点也是痛点就是人才不足和流失。据了解,盐津籍大学生毕业后能留在家乡的微乎其微,“所以,像胡俊这样自己有意愿回乡工作的大学生,我们要想方设法留住,更要想方设法帮助”。6年多来,教育扶贫成为东华师生在帮扶盐津中做得最多的事情之一。设立助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通过农村专项招生让更多盐津孩子上大学、成立“东华大学盐津继续教育基地”、依托继续教育学院输送远程教育资源、通过东华附校和上海区县教育局等培训盐津中小学教师……东华大学没有将“扶贫”简单定义在“给钱给物”上,而是用“东华所能”补“盐津所需”,扶贫又扶智,依靠人才助力盐津拔穷根。

扶贫接力,砥砺前行,如今挂职盐津县副县长的范金辉和挂职盐津县庙坝镇黄草社区第一书记的董晓光老师接过扶贫接力棒,继续跑好脱贫攻坚接力赛。过去的几个月,他们几乎没有休过节日假期,更别提周末。“工作虽然不易,但我们有信心接好,大家在‘前线’之所以能大胆放手干,是因为国家对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所怀的决心和信心,也因为背靠东华这座稳稳的大后方”。

 (范金辉老师(右二)元旦慰问贫困户)

 (董晓光(左二)在乌鸡养殖点与社区干部一起参加劳动)

从黄浦江畔到彩云之南,从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到西南边陲的国家级贫困县,东华大学和盐津相距2000多公里,因扶贫而结缘。父亲患病却无法第一时间在病床前尽孝、孩子出生才四个月却只能隔着手机感受天伦之乐、新婚燕尔却又不得不面临夫妻长期分居两地……这样的故事真实地发生在东华扶贫挂职团队中,但没有人因此而退却。6年多,东华大学对盐津坚持全方位扶贫,重抓精准帮扶,盐津县的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4%降到了2018年末的5.1 %。这样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折射的是东华大学上下一心、投身脱贫攻坚的众志成城。总书记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而今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攻城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期,脱贫不脱钩,扶贫永远在路上,东华与盐津的故事还将继续,缘分将不断延续、加深……

视频: 摄影: 撰写:向娟 信息员:朱一超 编辑:李盈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