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石墨的电化学储钾机制和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11发布部门: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题:石墨的电化学储钾机制和特性研究

主讲人:刘继磊

时间:2019-12-13 10:00:00

地点:松江校区4号学院楼3089室

组织单位: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人简介:

刘继磊,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岳麓学者、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人才。2008年在湖南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15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加入湖南大学。一直致力于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Li/Na/K离子电池、水系碱性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开发、设计和优化,电化学-原位拉曼表征平台的构建,和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荣获 “Chinese Government Award for Outstanding Self-financed Students Abroad”(2014),施普林格“Springer Theses Award”(2016),“ISE Travel Award for Young Electrochemists”(2017)和国际电化学学会“Oronzio and Niccolo De Nora Foundation Young Author Prize”(2017)。主持湖南省湖湘高层次人才——创新工程一项。担任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青年编委,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电化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lectrochemistry)会员。

内容简介:

碳基材料是钾离子电池最主要的负极材料体系,但目前还存在钾离子存储机理不明、首次库伦效率低以及循环稳定性能差等问题,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钾离子电池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利用原位拉曼、原位X射线衍射技术、半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半原位傅里叶红外分析技术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解析钾-石墨层间化合物(K-GICs)的结构、组分演变与相转变规律,阐明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钾机理。采用原位拉曼成像技术首次实现对K-GICs相转变过程的精准捕获和可视化,发现新的中间相KC16(stage 2), 揭示了其独特的stage间和stage内部共存的相转变机制。



视频: 摄影: 撰写:曾铮 信息员:曾铮 编辑:孙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