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文汇网 等】“新中国时尚流行变迁图片展”在东华大学举行 学校相关专家解读70年的服饰变化

发布时间:2019-09-29发布部门:宣传部

编者按:2019年国庆节前“新中国时尚流行变迁图片展”正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行。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时间轴,以个体成长历程为情景轴,挖掘了个人、家庭和邻里的服饰生活照片,生动体现了不同时期人们服饰衣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服饰流行变化,同时,东华大学相关专家解读了70年的服饰变化,文汇报等媒体报道了此次展览,下面是媒体报道汇编:

视频丨我们的“衣柜”中70年到底怎么变的?这个展览全都告诉你……

2019年9月29日 15:32:41 

服装,仿佛一面穿越时空的魔镜,而时尚,既在日新月异、目不暇接的时尚大潮中,有国家记忆也有百姓日常,有转瞬即逝也有刻骨铭心。经历时光的淘洗,有些时尚会积淀为传统,甚至成为风行一方、日久弥新的习俗,丰富、发展我国的服饰文化。近日,“新中国时尚流行变迁图片展”正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行。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时间轴,以个体成长历程为情景轴,挖掘了个人、家庭和邻里的服饰生活照片,生动体现了不同时期人们服饰衣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服饰流行变化。

在“衣食住行”中,衣在首位,纺织服装行业早已不再仅仅满足“驱寒保暖”的最基本功能,是一个永远不会落幕、为人民“制造美丽”的民生大行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服饰的每一次变化,代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观念的创新和消费水平的升级,也向世界讲述了中国如何从百废待兴到兴旺发达的中国故事。

看专家怎么解读70年的服饰变化:

从穿得暖到穿得美——卞向阳(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 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主任)

1949年之后的前30年,我们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让几亿中国人“穿得暖”,在庞大的人口基数的背景下,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

那个年代,我们对服装的行业的要求有六个字:“简洁、适用、美好”,提倡大众化的、劳动人民化的衣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门逐渐地打开,在服装上我们才有更多的条件表达对美的追求。

到了90年代后期,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服装的流行就基本上与国际同步了。巴黎街头出现的一个款式,可能几个星期之后就可能出现在上海的南京路上。

据我了解,我国大概有十几个副省级城市都有自己城市的“时装节”“时尚周”,这些活动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服装制造大国、出口大国本身的产业实力,另外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的老百姓通过衣着来表达对于自己队于美好生活的理解和愿景。

从穿得美到穿上高科技——李俊(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在新时代,在满足之前“穿得暖、穿得美”的基础上,就要穿得更加科技,穿得更健康。科技的发展,使得服装的制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智能生态、功能性服装等新概念给服装制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科技已经应用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职业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引领了新的穿衣革命。

以衣载道,时尚科技领域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也应当肩负这样一个使命,通过推进服装科技的进步,让衣服穿得更舒适、更安全,人民身体更健康,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为一个服装科技工作者,我和团队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从事科技服装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也参与了国家921载人航天工程等相关航天服方面的配套科研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也深切的感受到了祖国一天天的强大与进步,在未来,时尚与科技的结合将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巨大的影响。东华大学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也是最早开办服装专业的高校之一,在时尚设计、时尚科技这两个领域将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从穿得美到穿出“中国范”——王熙元(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谈到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以旗袍作为其杰出的代表,海派旗袍其实是海派服饰文化当中的比较杰出的形式。旗袍的发展,有其自身演变的历史,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伸和发展的映射。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海派旗袍在传统旗袍的基础上,其与西方的服饰文化有所结合,在衣服的衣领、胸部、腰部、曲线、袖等环节进行了改良,形成了以海派旗袍为代表的海派服饰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我国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之一,中国的海派旗袍又一次焕发了新的活力,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伴随着《2046》《花样年华》等影视作品受到热捧,海派旗袍被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和喜爱,对“90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认为文化自信就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挖掘优秀的文化要素进行传播。通过对海派旗袍的研究可以发现,海派旗袍的时尚恰恰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2001年上海APEC峰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不断在世界舞台上亮相,中国设计师也频繁登上国际秀场。

时尚是源于生活,同时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这种对时尚的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未来时尚产业的发展。

时尚与传统融为一体——柯玲(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时尚是发生在不同时期的美学记忆,也是国家发展变革历程的直观演绎。

在日新月异、目不暇接的时尚大潮中,有国家记忆也有百姓日常,有转瞬即逝也有刻骨铭心。经历时光的淘洗,有些时尚会积淀为传统,甚至成为风行一方、日久弥新的习俗,丰富、发展我国的服饰文化。

在时尚与民俗之间,时尚是当下,是当代潮流,是鲜花朵朵;民俗是历史,是文化传统,是根深蒂固。时尚与传统其实并不矛盾,时尚并非横空出世,根深叶茂方有花团锦簇。70年服饰的款式、面料、纹样、图案以及配搭等,既有时代特征,也有民俗印痕。民俗文化是行动中的历史,是走进现代的历史,是不断更新传统的历史。时尚与民俗的话题将会引起人们更多对于文化的反思,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一定会有新的思考。

对“美”的追求永不止步——刘晓刚(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服装产业的概念比较初级,主要还是以服装加工为主,品牌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但是短缺经济时代过去后,服装市场由生产企业主导向消费者主导转变,消费者对“美”的追求被放在首位,服装企业也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上世纪90年代末,国外品牌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这推动我国服装产业也进入了品牌化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传统的实体店铺销售服装的模式进入了品牌发展的瓶颈期,如今“网购”已经成为国人生活方式的必需。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穿着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2%,远超实体店铺的增幅而成为服装内销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同时,市场细分逐步达到极致,消费者的时尚审美进入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应运而生的服装高级定制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这一原本主要由小众化的设计师品牌承担的业务受到众多行业老大型公司的青睐,纷纷不厌其烦地设置了服装定制部门,运用远程测体、定制平台和快速反应等技术手段,升级了服装定制服务的速度和质量,大大缩减了服装的设计周期和供货周期,用定制服装满足消费者对“独一无二”之美的追求。

>>>相关链接:

1949年至1957年,平民化流行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团结和号召各阶层人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使得中国城市服饰风尚呈现新旧并存、中西皆有的独特景象。这一时期,以中国城市的平民化时尚流行为潮流,除西服、长衫、旗袍外,列宁装、布拉吉等服饰也盛行一时。后期,新中国形象的人民装、学生装和雷锋帽等服饰逐步成为城市时尚生活的主流。

IMG_256

1958年至1965年,俭朴化流行期

社会主义建设遭遇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崇尚节俭、朴素大方、移风易俗成为时代的新主题。

这一时期,中山装、两用衫、茄克衫、连衫裙和中式服装等款式赋予城市服饰生活新图景。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一度出现流行“三包一尖”,即“大包头、包屁股、包裤脚、尖头鞋”。

IMG_257

1966年至1978年

这一时期,绿军装、军便服和军大衣等成为城市青年的时尚象征。后期,一种“开襟领裙衣”成为流行。而在中国城市,以“高、大、全”的形象成为服装的标准,造成了“老三件”(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服)和“老三色”(蓝、灰、黑)的衣着风格的固化和停滞。当然,女式春秋衫则成为当时时尚的一丝亮点。

IMG_258

IMG_259

1979年至1989年,模仿化流行期

改革开放拉开序幕,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经济上的百废待兴激发了中国城市百姓服饰生活的复兴和回归。通过影视、报刊、时装节、表演秀和博览会等渠道,留长发、蛤蟆镜、尖角领花衬衫、喇叭裤和尖头皮鞋的男子服饰形象与大波浪、垫肩西装、紧身衫、海魂衫、超短裙、喇叭裤、健美裤和高跟鞋的女子服饰形象,成为时尚。相反,中山装则退出流行的舞台。

IMG_260

IMG_261

1990年至1999年,品牌化流行期

这一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已经深入人心。“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中国城市建设和经济高速增长,营造了良好的流行时尚环境和条件。紧身衫、吊带裙、T恤衫、迷你裙、超短裤、连裙装、单双排西服和松糕鞋等款式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2000年至2019年,国际化流行期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百姓买了商品房和私家车,生活空间和衣着水平空前提高。国际各类时尚品牌巨头纷纷涌入中国的各线城市,奢侈品服装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线,引领着时尚潮流。白领服饰、休闲服饰、运动服饰和户外服饰等全面接轨国际时尚。后期,平价服饰和快消服饰则成为城市百姓衣生活的另一个主流。

(作者:李晨琰 姜澎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视频、图片:东华大学)

(时间:2019年9月29日 媒体:文汇APP 作者:李晨琰、姜澎)

(文章链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190929/292316.html)

20190929新中国时尚流行变迁图片展”在东华大学举行相关媒体报道汇编.doc

视频: 摄影: 撰写:李晨琰、姜澎 信息员:王宇 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