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挥洒在边疆 这些师生“纺”出特色援疆路
2021年08月07日 10:00:3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8月7日电(吴振东、王彦琳)“我们平时在车间以实操为主,很少接触理论,援疆团成员的授课非常充实,让我懂得了一些基本原理来应对生产出现的问题。”新疆思维科技纺织有限公司员工杨怀东对记者说。
为杨怀东授课的,是“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成员。自2011年起,每年7月,这支由东华大学牵头成立的援疆团都会赴新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十年来,成员们发挥纺织学科优势,在当地开展政策理论宣讲、技术培训、社会调查等项目,足迹遍布新疆13个地区(市),走访企业430余家,培训企业员工2万余人次,累计完成调研报告80万字,并吸引大批全国纺织院校师生加入队伍,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援疆路。
“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成员在新疆走访棉田 东华大学供图
记者从东华大学了解到,今年援疆团由来自全国多所纺织院校的69名师生组成,将为当地纺织服装企业、职业技术高中开展一系列授课培训。其中,9名东华大学专家将带去“纺纱新技术进展与未来”“机制面料的开发与生产”等讲座,以助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除授课培训外,企业调研也是援疆团一项重要任务。师生们将走进口罩生产车间,零距离体验医用口罩生产工艺和流程;走访当地纺织企业,调研生产现状和厂房生产管理;走上田间地头,深入了解棉花生长土壤和气候环境……
“作为纺织学子,能用自身所学解决纺织企业实际面临的生产问题,是很自豪的事。”东华大学学生刘凡茜子说。
“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成员邀请新疆当地企业员工填写调查问卷 东华大学供图
在推进产学研融合上,援疆团积极作为。近日,援疆团发起人、总指挥、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邱夷平带领援疆团师生调研新疆罗布麻产业落地生产情况,并与当地服装企业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罗布麻实验基地,推动罗布麻全产业链生产建设。
多年来,这一暑期实践项目也通过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对接社会需求,破解企业难题,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抓手。一批批青年学生在援疆实践中获得成长,有的毕业后奔赴新疆担任高校老师,有的入职新疆纺织企业并成长为技术骨干……
2011年,东华大学与塔里木大学开启对口支援工作,陈春晖报名参加了首期援疆团。2016年取得东华大学纺织工程硕士学位后,她放弃上海的高薪工作,毅然扎根边疆,选择到塔里木大学成为一名纺织工程专业教师。其后,她以援疆团带队教师的身份连续5年参与援疆社会实践,以另一种方式引导年轻人发挥专长,建设边疆。
“援疆绝不是短短一个暑假的事,这更是我将源源不断付出的事业和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刘凡茜子也有同样的感受。
视频: 摄影: 撰写:吴振东、王彦琳 信息员:王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