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光明日报:潜心“高材”作育“人材”
——记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发布时间:2021-10-06发布部门:宣传部

潜心“高材” 作育“人材”

——记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1-10-06 22:24

防护服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要做就做国内没有的。”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东华大学有支材料“国家队”,攻破国际公认高难度技术壁垒,制备出有限次使用医用防护服,为抗疫做出贡献。这就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团队有教师30余人,正高职称10余人,70%是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博士后8人,在读硕士博士生近100人。团队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20余年来,团队面向学科前沿、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专注于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及高技术纤维材料研究,并将“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育人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先后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做科研为了谁?这是做科研的首要命题。对于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而言,“做接地气的科研”一直是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

团队将“杂化材料”概念植入纤维世界,创新性地提出了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新思路,构筑了多功能纤维的全链条设计与一体化实施新策略,建立了高感性多功能纤维全流程产业化技术体系。在多家合作单位成功实现产业化,建立了5大类功能纤维生产线,开发了5大系列30多类产品,在国内外知名品牌获得成功应用,并延伸应用至高端运输和国防军工等领域。这一研究获得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为打破美国杜邦公司对高端防护服的垄断,团队与厦门当盛新材合作,加急攻关防护用无纺布,仅用20天就完成“新冠病毒医卫防护材料应急专项”布局。他们通过瞬时释压纺丝成形设备,开发出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从而制备出一系列有限次使用的医用防护服。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件,建立相关标准4项,建成了国内首条生产线,突破国际公认高难度技术壁垒,实现了高端防护服生产和抗疫医用。

近年来,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30余项,出版《纳米复合纤维材料》《高性能纤维》《纤维复合材料》等专著10余部(章),发表论文6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0余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10余项,成为国内外纤维和杂化材料领域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队伍之一。

作为一个研发高新材料的团队,学生始终是老师潜心开发的首要“材料”。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如何真正发挥科研育人实效?一直是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育人课题。

团队始终秉承“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教学与科研互促互进,通过科研实践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塑造人格。近年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10余项,培养的学生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奖20余项。

科研育人很重要,制度管理也不能少。新教师入职后如何快速“服水土”、补短板?团队非常重视新教师的成长,提出“1+1+1”青年教师帮带模式,三个“1”分别指团队导师、国外导师和企业导师,多渠道帮助“青椒”在教学科研上稳扎稳打地成长发展起来。对于团队青年教师来说,“你不是一个人单干”的鼓舞让每个人内心暖意融融。

团队为青年教师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和新兴技术创新平台,在一次次交流中碰撞出科技创新的火花,取得了不错的科研进展,今年获得“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提名奖。

这是一支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团结有为的团队。每个人都时刻铭记教师的初心和材料人的使命,他们奋斗着就是一团火,深情温暖脚下每一寸土地;他们奉献着有如一支歌,铿锵奏响心底育人的旋律。正如朱美芳所说:“我们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把教书育人和为师授业放在第一位,以自己的学识阅历、模范品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歆迪 通讯员 刘远康 周哲)

新闻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a387e30af4f04bcda58147bbb42b0f4d

视频: 摄影: 撰写:孟歆迪 信息员:王宇 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