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九月,学校将集中宣传一批优秀师德典型案例,讲好身边故事,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生动展示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担当作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现广大教师爱党爱国、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在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同事的口中,朱淑珍教授就是大家心中的女神,亲切、包容、温润如玉。在日复一日的跟跑、并跑、领跑的过程中,一心都在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
时光荏苒,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是在1985年,朱老师的教龄比教师节还大两岁,到今年已是近40年的光阴,青丝染霜。“自己虽没有取得什么光鲜的成就,但认为自己还是站好了讲台,履行了人民教师的职责,我很满足。”她说道。
杏坛老兵“玩转”线上课程
“……‘黑天鹅’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了一切,但人们总是对它视而不见,金融风险就像是一只黑天鹅,隐蔽性强,难以察觉……”在大学校园里,金融专业的相关课程总是被冠以“晦涩难懂”“复杂艰深”的标签,但是朱淑珍的金融风险管理课却受到一届届学生的追捧。“从熟悉的、具体的案例讲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记得也深。”朱淑珍说,她发现很多金融学中的概念常让学生们“一脸懵圈”,越是死记硬背忘得越快,考完试知识都还给了老师,一定要真真切切去接触现实的经济数据和经济现象。信手拈来的金融时事、融会贯通的概念模型,让这门高深的课平易近人起来。
“朱老师讲课非常生动,总会引入各种新鲜的案例,注重对学生分析思维的培养。”“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非常有实际性,能够结合实际中的案例。”“为老师们的敬业、专业的精神点赞,老师辛苦了!”……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上,朱老师的课下面近六百条评论点赞,课程干货满满。
近年来,因为新冠疫情,线上课程一度成为教育教学的“必选动作”,这对于很多老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然而,年过花甲的杏坛老兵朱淑珍对此却是“处变不惊”,她不仅“玩转”线上课程,更是将课上成云端金课,进入“国家队”的行列,这都归功于朱老师十多年来的“未雨绸缪”,不断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早在2015年她就主持建设了面向社会的“金融风险管理”网站,2018年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也经过不断升级,成为首届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
线上课程的建设,不仅要跟随国家教育大势,更重要的是适应当下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核心就是为学生服务,恰恰线上课程可以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朱老师介绍说,“不光是东华大学的同学,其他学校的同学也可以一同学习交流;不仅是在读的同学,毕业的校友也可以重温大学课堂,这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大伙儿做这件事都很起劲”。
(提升“三维一体”教学改革模式)
让科研成果冒着“热乎气儿”进教材
“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呢?怎么去应对呢?”这可不是近期的时事新闻,而是出现在朱淑珍主编的最新版《金融风险管理》教材中的案例。
常常有人议论,花那么多精力去编教材,还不如多搞一些科研,写点文章、专著实在些……“老派”的朱淑珍不同意这个观点,她有个“小目标”——让科研成果冒着“热乎气儿”进教材,“教材是编者的一张名片,科研和编写教材不能割裂开,作为高校教材必须要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学科发展前沿与时代精神,这样就使教材编写有其特殊的复杂性与难度”。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累计发行十万余册,被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近百所高校采用,已经更新到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融风险管理》是朱老师多年来搜罗最新资料数据、悉心研究的心血,她将自己在金融风险领域的研究心得注入更新到教学体系、教材建设中。
疫情冲击下的企业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美国次贷危机、互联网小额信贷产品风险与防范、中国金融环境与碳市场发展……朱淑珍始终关注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用严谨详实的数据、清晰完整的模型、合理的假设判断,分析中国金融问题,在基于本土化研究和中国特色金融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就包括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常态下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等。
温润如玉,照亮他人
和朱淑珍相处,如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启迪、获得了成长。“朱老师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对别人的需求明察秋毫,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她总是能倾囊相授,她数十年来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同事王满说,刚入职时,作为刚毕业的博士,王满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十分困惑,学生身份到教师身份的转变中新接触的多项工作也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朱淑珍经常主动关心王满的情况,帮她迅速适应教师角色,尽快确定研究方向,为自身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
学生们说,朱淑珍有一颗仁爱之心,总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总是能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点。“朱老师不仅是我的学业的导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现在已经是交通银行总行高级经理的魏砚君是东华大学企业管理2004届的校友,她和记者分享了在朱老师门下读书的点点滴滴,仍然记忆犹新。临近毕业找工作期间,魏砚君心里还是没底,可朱老师不带半点怀疑地鼓励她,“你有的营销天赋加上近两年的努力,你完全没有问题,我相信你!”在朱老师的鼓励帮助下,魏砚君最终在当时学霸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工行和交行的录用通知,这改变了她的一生。
“我们师兄妹四人的博士论文答(预)辩刚好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上海疫情,大家心中不免忐忑,朱老师也一直为我们担心,就像春晚彩排一样,朱老师亲自一遍又一遍地帮我们预演。” 刚刚毕业就职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吴蝶回忆起与朱淑珍相处的四载,有很多温暖的记忆历历在目。“然而,朱老师工作之前摔倒的腰伤一直没有好透彻,只能卧床,但她仍坚持要参加我们每一次的线上预演,她忍着疼痛始终能敏锐地发觉我们在汇报中的每一次进步,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舞,最终也使得我们顺利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博士学位证书。”
“可以说朱老师将她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教师这一伟大的职业,教书育人、孜孜不倦,能拥有这样一位富有魅力的导师,是我一生的幸运!”吴蝶说道。
朱淑珍可能不属于“风云人物”,但她把三件本职工作做到了极致:讲好课,写好书,做好人。
朱淑珍,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四、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应用经济学),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金融风险研究所所长,中国金融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宝钢奖获得者。近年来主要致力于金融创新、高级财务与风险管理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相关科研项目10余项;多次作为嘉宾和主要演讲人参加国内外高层次不同规模的学术会议,如: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风险研讨会(罗伯特·席勒主讲),“Global Finance Association”;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发展中的两难》(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4本,其中《金融风险管理》获2015年上海市优秀教材,主讲国际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高级财务与金融研究前沿等课程,其中金融风险管理为首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的学生连续多届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东华大学优秀毕业生。
视频: 摄影: 撰写:王宇 信息员:王宇 编辑:李盈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