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始终是高校就业工作的核心任务。教育部办公厅2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2月—4月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外语学院系统谋划、科学部署,抢抓春招关键期,推进“一拓、二进、三帮扶”,通过挖潜创新开拓就业岗位、抓住时机开展校园招聘、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帮扶,为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一站式”指导服务,多措并举全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访企拓岗促就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学院领导班子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院领导带队走进园区、深入行业,挖潜创新开拓更多市场化岗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党委书记李佳耀带领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走进招聘会现场,与似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轻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深入交流,开展用人单位需求调查,介绍我院人才培养特色,大力推荐我院优秀毕业生。院长赵晓临带领各系部、学工办同志实地走访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就建设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翻译硕士、企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大学生实习就业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着力搭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平台。党委副书记邓姗姗紧密联动百一知识产权、韦莱韬悦、上海金山区世外学校、睿石化工等十余家校友所在企业,不断开拓就业合作渠道,拓展优质岗位资源,近半数应届毕业生获得校友内推机会,大大提高求职成功率。
学院紧抓日语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契机,突出学科专业精准对接人才输送“出口”,学院班子、日语系主任、党支部书记主动领任务,积极拓路子、引活水,带领学生走进住友商事(中国)有限公司、三井住友信托银行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包车组织日语系毕业生“直通”2023年上海春季日企联合招聘会等大型招聘现场,“点对点”打包毕业生到访多家用人单位、各大招聘会。
毕业班辅导员主动扩容企业“密友圈”,先后赴上海银行松江支行、英创人才服务、飞科电器、金发科技、之禾卡纷集团、迪卡侬等用人单位,结合学科建设、专业特色与用人单位开展座谈交流,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就业岗位,创造更多就业发展平台。通过深度合作,已有14名应届毕业生获得春招定向推荐“福利”,1人已顺利斩获心仪offer,多家用人单位抛出日常实习“橄榄枝”,进一步铸就吸纳就业强磁场。
学院抢抓春季招聘关键期,积极开展“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创造条件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促进校企双方的供需对接,为毕业生送“岗”上门,进一步提升人岗匹配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春季学期以来,已邀请船井咨询、携程集团、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等多家用人单位来院开展小型专场招聘会,以“小而精、专而优”的原则为用人单位专项招聘提供便利;累计邀请汉得信息、奇邻文化等十余家企业参与多场线下招聘会,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数量更多、频次更高、质量更优、触手可及的优质就业机会和资源;邀请上海市关键语种教研员、中学日语高级教师郭侃亮,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外语事业部主任、副编审王一佼,新加坡大华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裁李萌,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其义等企业嘉宾进校,围绕教师、出版社、金融、涉外法律等专业对口、学生青睐的就业方向开讲,共计覆盖236人次,精准助力毕业生就业。
学院创新开展职场体验、行业主题讲座、求职微沙龙等形式多样的就业促进活动,组建“就业帮帮团”共享岗位资源,“你职得被看荐”专栏输送求职干货,并主动用好“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生涯导师等各类就业指导资源,不断提升毕业生“求职软实力”。
同频共振育人赋能,办实暖心指导帮扶
为推深做实就业系统工程,学院强化组织领导,坚决落实“全员抓就业”工作要求,重点把握春季促就业黄金时期,形成学院领导班子、学工队伍、学科带头人、系主任及专业教师共同协作的良好工作机制,同时广泛吸纳优秀校友作为“全员抓就业”工作格局的有力补充,呼吁各界校友携手为学弟学妹畅通求职渠道、共享职业信息、提供发展平台。
学院多次召开就业推进工作会议,解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传达教育部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定期通报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提出“四个一”工作机制(一套政策兜底保障,一部热线答疑解惑,一支团队开源拓岗,一系列培训提升求职竞争力),积极打造育才就业新标识。
学院领导班子继续“兜牢底线”,以“网格化分包”形式与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结对,实时跟踪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进展和实际困难,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就业指导服务,用心用情落实“一人一策”。毕业班辅导员高度重视学业困难学生群体,引导学生树立“先解决学业问题,再创造就业机会”的观念,联动任课老师、外语青学堂朋辈学业支持团定点辅导,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如期毕业就业。研究生导师、本科生班导师进一步发挥支点作用,切实帮助解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既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发展的关键支撑。外语学院将持续贯彻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要求,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面准确把握就业形势任务,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进一步推动各系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狠抓就业导向,采取务实管用措施,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为学院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注入强劲动能,为党和国家就业工作大局贡献力量。
视频: 摄影: 撰写:陈肖霞 邓姗姗 信息员:李明丽 编辑:朱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