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掌握纺织领域关键技术的卓越工程人才?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锻造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如何构建基于科学和工程的分类评价机制?日前,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东华大学申报的《十年再铸剑:服务纺织强国战略的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实践》项目摘得二等奖。
该项目聚焦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国家战略的主线,以纺织强国所需高端人才培养的急难问题为导向,紧扣“高精尖缺”人才的量与质,创新“三全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三大一长”原始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路径,深化“多元动态”评价体系和机制改革,解决当前纺织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为人才力量建设供给“源头活水”。
(我校成立研究生院)
以融为魂,聚焦育人主体、要素与过程,打造“三全程”人才培养新模式。与中国商飞、中国纺织科学院等22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校企专家全程参与纺织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更新和学位标准制定,推动人员双聘、成果共享、平台共用。以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为牵引,建设《锦绣中国》等18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纺织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等40个典型教学案例、《先进材料进展》等27门校企融合课程,将企业场景和项目全程融入纺织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建构。遴选870余名高级职称专家或企业高管担任纺织产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校外导师,全程参与优秀生源选拔、培养计划制定、实践教学开展、学位论文指导等研究生培养各环节,努力实现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与企业生产的有机衔接。
(我校与中国纺织科学院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签约仪式)
以创为核,聚焦培养资源、问题和知识供给,构筑“三大一长”人才培养新路径。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29个科研平台,开设《现代生化仪器分析》等11门大型仪器操作课,自主研制碳纤维、星载天线编织等大型装置仪器,以大平台保障资源供给。对接纺织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和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围绕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40项重大项目,配套设置博士生创新基金1300余项,以大项目提供问题供给。聚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战略领域,打造院士、科技部及教育部创新团队等15个大团队,建设前沿学科交叉课程35门,以大团队提供知识供给。紧扣原始创新能力,赋予博士生长学制资源供给、问题供给、知识供给三大变量,激发纺织博士生原始创新能力,实现知识宽度和科研深度新增量。
(我校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并牵头成立松江大学城高校课程思政联盟)
以评为领,聚焦评价主体、维度、过程,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多元动态”评价新机制。坚持将立德树人贯穿纺织人才培养全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以科学创造和工程能力分类构建研究生和导师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由学校单一主体评价向学校、企业和社会多主体参与评价转变,评价对象由学生为主向学生和导师并重转变,评价内容由注重论文发表向论文、专利、科研获奖、社会服务、国家级学科竞赛等多向度转变,评价分类按照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实施。评价过程由原来的静态性、截面式向动态性、全程化转变,进行分流淘汰,强调过程性评价结果运用,为培养纺织拔尖创新人才选出“好苗子”。
(2023年上海纺织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在我校开学)
(我校举行第六届研究生督学组聘任会)
(我校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近十年来,东华大学为纺织领域培养1.5万名研究生,涌现出一大批卓越工程人才和勇攀科学高峰领军人才。学校获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建成博士硕士两级、学术专业并举的高水平培养体系。学校牵头组建“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连续15年举办国际纺织博士生学术论坛和暑期学校。“母校培养了我的科研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为我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赵兴雷是纺织学院2012级硕博连读研究生,曾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他毕业后创立嘉兴富瑞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填补我国纳米纤维行业空白贡献力量。“未来,我们着力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布局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更多心怀‘国之大者’的纺织人,为建设纺织强国、科技强国贡献东华智慧和力量。”成果负责人舒慧生表示。
视频: 摄影: 撰写:刘远康、陈晓双 信息员:刘远康 编辑: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