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上海艺术设计领域研究生教育硕果累累——我校《“机制驱动,协同发展:上海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与实践”》项目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3-07-25发布部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研究生院

立足服务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和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满足国家对高水平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和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迫切需要,东华大学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依托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艺指委)共同创新实践的《机制驱动,协同发展:上海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与实践》项目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聚焦三大教学问题

教育协同联动平台的缺失。校际、省际间研究生教育交流、协调和联动不便,一定程度上造成各校人才培养单打独斗、单兵作战、闭门造车的现实问题。产学研区域合作和校企资源互惠等方面存在“教育孤岛”现象,不利于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实践与成果展现共享机制薄弱。校际间优秀教学案例共享不足,各培养单位存在实践教学与训练不足,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及产业发展间关联度较低,展演平台重复建设等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人才培养的教育共同评价范式欠缺。缺乏校际间具有共识的教育培养规范、指标评价体系与系统性教学标准,缺乏教学质量动态监测、共同评价与保障提升机制的问题。

大家想办法、出点子,“抱团”探索解题之道

建智库、组联盟、创机制,共建系统赋能、协同创新的教育平台。在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全国率先建立首个省级层面“艺指委”,强化区域教育顶层设计。联动长三角32所艺术院校,共同打造“长三角艺术高校教育联盟”平台。为成员单位教学改革和评价提供指导和服务,探索长三角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指导联动机制。

以赛促研、服务社会的社会教学实践共创。聚焦提升艺术设计研究生实践创作能力,建立多维度的社会教学实践共创机制。瞄准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社区更新,连续举办“我为乡村种风景设计大赛”,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形成“引赛入教、赛学融汇、以赛促研、服务社会”的系列教学创新,建构上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研融合和产教融合的共创循环。 


以展促学、互融互通的教学成果展演共享。首创开展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高质量展演活动,改变各高校展演平台势单力薄和重复建设的困境。建立了“作品展演——教学研讨—作品出版”的成果共享机制。

制规为尺、提质创优的标准共商和质量共评。率先制定并落实有利于艺术专业学位教学改革的系列标准和规范。2015年发布全国首个地方《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并连续在每年上海艺指委的年会发布。

教育创新让学生更有“获得感”

探索了教育协同平台共建、社会教学实践共创、教学成果展演共享、标准共制质量共评的“四位一体”新机制;构建了专业交叉协同推进机制、课程创优机制和实践创新机制,形成“三环协同”的教育创新形式;打造了率先组建全国首个省级艺指委,率先研制与推广全国首个“地方标准”,率先发布全国首个省级质量报告,率先搭建全国首个赛事平台的“四个率先”育人新品牌;实现了全域协同共创的高层次专业学位艺术设计人才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上海艺术设计领域研究生教育硕果累累

教育协同引领示范效果明显,高质量人才涌现。上海艺指委及专家智库队伍,为上海高校艺术设计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学位论文评审、教育教学评估等教学活动提供力量,有效破解了“教育孤岛”现象。通过共享平台机制的引领,各高校教学模式特色凸显,形成了东华以服装与时尚设计为特色、上海交大以产品与交互设计为特色,华师大以人文设计为特色的多种设计教育教学模式。

机制运行效果明显,品牌价值凸显。助力上海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设和“五个中心”建设。以点带面,多次承办全国MFA教育研讨会,经验辐射全国。上海艺指委牵头组织各校特色优质课程遴选,打通校际间物理隔阂,实现单位间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扩展明显,产学研实现深度协同。构建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平台,引导高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交流,指导高校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和教学创作等基地。截止2021年,共成立12个市级实习实践基地,120余个校级基地,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创意水平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该教学成果主要负责人、第一完成人冯信群教授说:“本教学成果对促进上海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注重机制驱动,强调协同发展,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未来,成果将继续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地方发展需求,团队也将不断深化艺术设计领域的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机制建设,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断奋斗!”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王宇 编辑: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