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教育部启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以来,东华大学已有16名银龄教师秉持“满目青山夕阳照”的情怀,赴新疆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和云南昭通学院等高校工作,在人生的余晖里为西部的孩子们撒播知识的种子,也给自己续写“不老青春”。
毛立民:“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翅高飞,是我的梦想和期望!”
“感谢您为我的大学生活添了精彩一笔,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您上课时知识点讲解透彻,举的例子总是让我听得很是入迷……” “课堂上,您总会问我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现在终于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原来是时间有限,希望我们多学习本领……”
从教四十多年的老教授,机械学院退休教师毛立民教过很多届学生,但当他收到塔里木大学纺织工程专业2020级“毛”孩子们手写的感谢信的时候,内心还是不乏激动。“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作为银龄教师倍感欣慰。一封封发自肺腑、感情真挚的感谢信是我在塔大工作一年最大的收获。”
2022年7月,毛立民老师得知塔里木大学需要纺织机械银龄教师,他欣然报名参加。在纺织机械领域深耕近40年,因此他一到塔里木大学就承担起《纺织机械概论》《纺织导论》《纺织科技前沿技术》等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
在长期的高校教学过程中,毛立民老师对“教育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位学生都绽放独特的光彩”体味深刻。在塔里木大学教学过程中,他发现一些纺织专业学生由于对专业认识不清,对专业前景缺乏应有的了解,提出申请更换到其他专业。“为了让同学们对纺织产业这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有正确的了解,我为新生开设专题讲座,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大量企业实践得来的经验告诉年轻的学子们,未来纺织行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除了开设讲座外,毛立民老师他还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纺织企业,为他们讲解先进的纺织设备,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从纺织大国转变成纺织强国需要年轻一代的拼搏与努力。持续不断的讲座、参观,潜移默化地撬动着学生思维的改变:坚守专业、 热爱专业的越来越多;申请换专业的学生也明显减少。
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繁忙教学之余,毛立民老师甘之如饴地参加了兵团项目的结题答辩、重点学科申报专家评阅、重点实验室评估材料评审、自治区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评审等工作。“这些工作虽然占据了我许多休息时间,但只要能为塔里木大学的教学科研贡献一点余热值得。”
一年的专业课教学很快到期。2023年底,塔大向毛立民提出续聘请求,他欣然答应。“塔里木大学是一座有着建设兵团红色基因的学校,这里继承和发扬了坚韧不拔的胡杨精神。在这里用智慧去点亮学生们心灵,让他们都能展翅高飞,是我的梦想和期望!”
徐明:“我要再做一次上海知青!”
管理学院退休老师徐明自2022年9月开始在塔里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授课以来,至今已是第四个学期了。
为在知识传播中做好情怀渗透,徐明煞费苦心。走近塔里木大学校史馆、踏访阿拉尔市三五九旅纪念馆,搜集有关支疆知识青年以及新中国边疆建设的史料,然后将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融入到自己的旅游系列课程之中,“把新疆特色和红色基因融入教学之中,可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让学生更有代入感。”
为繁荣校园文化、活跃学术氛围,徐明老师先后开展了《社会游学与我的成长》《我和大学50年——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学位研究论文题目与支撑逻辑结构优化方法》《塔里木大学丝路旅游专题课程实践与改进思考》《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旅游与发展机遇》讲座……一场场精彩报成为同学们汲取精华的沃土。“听了几场徐老师的报告,拓展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思维。”经管学院的一位同学说。
授课之余,徐明还积极发挥他学术研究的溢出效应:在塔里木大学支持下,倡议建立了丝绸之路地区旅游设计实验室;与塔里木大学教师们一起开展丝路旅游六个项目的路线策划,包括三个阿拉尔本地旅游线路及中亚国家游访、南疆塔里木沙漠环保、上海暑期游学观光等;协同塔里木大学教师申请多项研究项目,如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文化润疆”项目、国家旅游研究院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项目及2024年的教育部社科及国家社科项目。“发挥自己经验优势,助力学校发展,我们银龄教师责无旁贷。”
徐明老师长期关注“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发挥人文交流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他念兹在兹。在纪念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那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10周年之际,徐明老师不辞辛苦前往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中亚多国,搜罗关于“丝路旅游”的第一手资料。回到塔里木大学后,马不停蹄地组织青年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导览研究,编写两册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导览专集。“专集既为中国旅游者前往这些国家做基本导览,也为中国在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提供了一些决策支撑。”徐明老师欣慰地说。
“我曾经是一名在江西农村生活了八年半的知青,但了解了这里一师官兵与上海知识青年在新疆沙漠地区垦荒戍边的业绩后,深感他们的艰辛与伟大!这里的天地很广阔,为了西部教育发展,我愿意退而不休,再做一次上海知青!”
曾桂生:“能为社会做点小事,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春意盎然的四月,曾桂生老师有点忙,有点累,也有点小幸福,“我既要配合央视采访、拍摄,还要完成日常教学,一天忙得像个陀螺。”原来,中央电视台为制作《桃李无言》纪录片,4月上旬前往喀什大学围绕曾桂生培养足球学生故事开展为期一个礼拜的实地访谈、摄制。
2022年9月,已经退休6年的曾桂生选择了再一次启程,参加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奔赴祖国边陲城市喀什,成为了东华大学援派银龄教师队伍的一员。“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教授,每一步都得到了学校的关心。这次我有幸来到新疆喀什大学体育学院支教,是我回报国家、回报党的培养的一次宝贵机会。”
在援疆支教的第一年,曾桂生老师主要承担体育教育专业2019级(毕业班)足球专项班和体育教育专业2021级足球专项班教学工作,尽管课程量很大,他还挤出时间为足球研习班学员开课。“通过教-训-赛模式,不断提高体育学院足球专业学生水平,让他们依靠足球追求实现梦想。” 有位少数民族学生,在曾桂生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2023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足球过人王”比赛,成功进入全国16强。
在足球课教学过程中,曾桂生老师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并认真上好每次课。多年积累的足球课教学经验和在中国足协借调工作8年的经历,为他开展好足球教学与训练打下坚实基础。与时俱进,教无止境。为做好网络教学,他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熟练地掌握了“钉钉课堂”“腾讯会议”等软件的使用。为了制作好教学课件,他找到了许多教学短视频充实到教学课件中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曾老师的课干货满满。”很多同学这么说。
喀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风沙大、干燥、紫外线强烈,年近70的他在室外足球场上课常常皮肤晒得痛,脚板心烫得痛。一年多下来,曾桂生老师被晒得更黑了。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曾桂生老师积极发挥作为一名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用心用情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每周三他都会与青年教师就足球教学训练、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教案撰写等进行研讨;平时经常与几位年轻老师交流心得,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
支教一年多来,曾桂生为推动喀什大学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合作努力奔走,为该校创建户外运动专业出谋划策,为创建国际足球学院不懈努力。他还利用寒假返沪,积极与德国拜仁足球俱乐部联络促成双方合作,扩大了喀什大学体育学院在全国的影响力。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感恩党的培养。到了我们这个年龄,能为社会做点小事,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2024年元旦前夕,在喀什大学为援疆干部和银龄教师举办的“迎新春庆元旦”座谈会上,喀什大学领导亲自给曾桂生老师祝贺生日,并邀请他作为银龄教师代表发言。
续写不老青春,点赞东华银龄教师!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陈维亚 编辑:李盈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