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青年报整版:00后女生治愈系漫画网络连载受追捧 为年轻人打造一座心灵灯塔

发布时间:2024-05-30发布部门:宣传部

“丧丧”的小气球,与总是元气满满的灯塔,对于“无法真正休息”“努力真的有意义吗”“如何爱自己”等问题的小对话,组成了漫画故事《灯塔与小气球的治愈之旅》。从今年2月开更,截至5月28日,这一列笔记在小红书上已获得近7000个粉丝,3.2万点赞收藏。这个“治愈系”漫画的创作者就是24岁的东华大学美术设计专业研二学生徐昊熹。 

治愈

“一开始我就想要做一些治愈系漫画嘛,黑暗中的灯塔常常能给迷茫的年轻人指明方向,所以灯塔这个形象是先有的。”

“我感觉我什么也做不好。都怪我太笨了,而且还懒,毅力也不够。”“不是这样的哦。即使有些事没做好,它也仅仅说明那一次的结果是这样,不能给任何人的能力下定义。何况,这些结果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未来还可以努力去改变呀!”

“但我好怕再看到失败的结果。”“路边的小猫,你不会要求它在捉老鼠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对吧?”

“对呀,它的存在本身就很有意义了。”“是呀,所以把自己当成小猫,对自己更宽容点吧,失败是被允许的,不优秀也是ok的。重要的是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和自己好好相处。就算没拿到第一名,努力尝试的你也已经是闪闪发光的存在哦。”

这段可爱的对话,就发生在“小气球”与“灯塔”之间。蓝色的小气球总是有点忧郁,很容易被一些小事打击得耷拉下脑袋,而白色的灯塔此时就会捧着汽水,用轻松的语气开解小气球。这一“灯塔与小气球的治愈之旅”系列漫画被发布在小红书上,仅仅10多篇,点赞已经达到3.2万。

“一开始我就想要做一些治愈系漫画嘛,黑暗中的灯塔常常能给迷茫的年轻人指明方向,所以灯塔这个形象是先有的。”它们的创作者徐昊熹说。

仔细看,小气球这个形象一直是在地上走着的。“有人会评论问我为什么气球不会飞,我的想法就是,每个迷茫的人都和一个不会飞的气球一样,在应该能飞向远方的时候,却因为一些原因被困在了地上,对应的就是现在很多人焦虑甚至抑郁的这样一个处境。而白色的灯塔会为他们指引着回家的路,给寻找方向的孩子们温暖与支持,让他们能早日自由飞翔。”徐昊熹说。

“来自身边同学的‘懂得’和‘抚慰’常常是直入心田,非常治愈的。”东华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任曹宁宁看了徐昊熹的“灯塔与小气球”之后,这样评价道,“她的漫画感觉轻柔、纯净又温暖、明亮,能感到内心被温柔地抚慰,故事简洁但切中要点,对话精炼也不乏深度,通过漫画的方式,不仅呈现了心理疗愈的故事内容,更以生动的视觉形象丰富了观者的体验,是以‘美’浸润了疗愈的心理历程。”

陪伴

“很多人日常都可能会感到焦虑或是不开心,但一般大家也不太愿意去看心理医生,所以我想用一种轻松且免费的方式给他们提供一个心理咨询的‘平替’,如果能被疗愈到,就最好了。”

“最早我其实想做文字分享,但人真正抑郁时,其实是看不进去文字的。所以我就想结合自己的美术专业,用漫画来表现。”徐昊熹告诉记者,每个小故事的主题,都来自自己跟身边一些朋友的对话。“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跟朋友倾诉,不就是一个互相开导和互相治愈的过程吗?”

如何确保对话具有疗愈的作用?徐昊熹也会整合一些心理书籍中的方法。“我很喜欢看各种心理咨询的书,比如武志红老师的一些书,还有很火的《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都看过,再加上我自己的理解来撰写文案。”

做“治愈系”创作,正是由于徐昊熹也曾有过一段苦闷的经历。大三时的她,面临着学业、恋爱、社团等各方面的压力,又正好诸事不顺,开始有了抑郁倾向,不得不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

“那个时候保研正好卡在边缘,内心很焦虑,对未来也很迷茫,什么都不想舍弃,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

徐昊熹还记得当时的心理咨询老师问了自己一句话:“如果舍弃了会怎么样呢?”“那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方向,他就带着我一步一步地去想,如果这件事舍弃了会怎么样,会有什么后果,我就突然发现其实也不会怎么样,一下子就感觉好多了。”徐昊熹说,可能正是想要掌控一切的想法,才把自己压垮了,反而产生了负能量。那之后慢慢地,徐昊熹开始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放下一些东西,渐渐地就轻松了很多,情绪也变好了,事情反而顺利起来。

这段经历让徐昊熹对心理治愈这件事产生了兴趣。“老师更多的是引导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是给我答案,而像是一位陪伴者。”她也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角色,“很多人日常都可能会感到焦虑或是不开心,但一般大家也不太愿意去看心理医生,所以我想用一种轻松且免费的方式给他们提供一个心理咨询的‘平替’,如果能被疗愈到,就最好了。”

共情

“你会发现在真正十五六岁的时候,他们感到迷茫的都是更小的事情,但在他们当下或者就是一个很难过去的坎。所以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在作品中出现傲慢,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过来人的姿态去审视他们。”

而从漫画推出的一开始,徐昊熹就收到了很多正面反馈。“并不是说等有了流量之后,这事才有意义,我一直都坚信我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包括我在画的过程中也很享受。”

徐昊熹收到过很多评论。有人私信她说:“姐姐,希望你不要停更。”有人说:“你真的治愈到我了,我学会与自己和解了。”她还收到过一个女孩发来的一篇日记,说自己其实已经抑郁很久了,看到她的漫画后决定再振作一次。

她开了一个“灯塔与小气球的治愈之旅”笔记的群,第一天群里只加了三个人,如今已经有390多人。“因为我的粉丝98%都是女生,就姐姐妹妹这种感觉,大家会在群里面互相讨论一些问题,高中生会解答初中生的疑惑,大学生可能又会解答高中生、初中生的疑惑,氛围特别好。”徐昊熹说,自己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让这群可爱的年轻人互相来治愈彼此。“这是我之前没有设想到但让我觉得很开心的一个价值。”

在群里,大家会聊自己的日常生活,比如说马上体育中考了,有点担心。也有说被分到火箭班担心跟不上的。00后的徐昊熹发现原来自己与这些10后甚至05后们也有“代沟”。

“你会发现在真正十五六岁的时候,他们感到迷茫的都是更小的事情,跑800米跑不过怎么办,这次考试地理下降了5分怎么办?他们担心的这种小事情在我们看来根本无所谓,但在他们当下或者就是一个很难过去的坎。”徐昊熹说,只有真正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才能创作出真正能共情到他们的作品。“所以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在作品中出现傲慢,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过来人的姿态去审视他们。”

徐昊熹如今也在家乡溧阳与认识的民宿主人开设了一个“灯塔疗愈工作室”,希望能发展艺术与设计的“美学”疗愈。毕业后她想创造一个包容、关怀的疗愈品牌,“如果能出一本书就更好了。”她笑着说,之前一直认为自己会去大厂工作,但现在,她发现了让自己感觉更有价值的事情。(来源:青年报 作者:记者 刘晶晶 时间:2024年05月30日)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王宇 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