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文汇报整版: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思政课建设新气象新作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思政大课”

发布时间:2024-09-10发布部门:宣传部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县域是承上启下的枢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县域的成长就是中国发展的缩影。透过县域这扇窗,我们不但能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美画卷,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思政课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

东华大学与浙江省宁海县双向奔赴,合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宁海经济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鲜活样本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让思政课建设与县域发展这两条“平行线”变成“同心圆”。

本报今刊发一组文章介绍“县域思政大课”的宁海样本,期望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思政大课提供有益参考。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县域推进

王治东

对于县域而言,齐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要素,也恰恰是在县域,资源分布存在不平衡性,县域一般缺乏高等教育资源,但县域内中小学的数量却巨大,需要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倾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东华大学与浙江宁海合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具有样本效应。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指示。这五年的时间线,也是全国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认识的思想线和工作推进发展的逻辑线,体现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认识站位、思想进阶和内容拓展。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超越了“有没有”阶段,向“好不好”的整体目标纵深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因此,探索其改革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东华大学与浙江宁海合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具有样本效应。

着眼主体建设维度形成政府主推、专家主导和学校主动的三位一体建设机制

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着资源、主体、政策等要素有效协同的现实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主体点位上的合作机制,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推进,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基于“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需要发挥多元主体合力作用,形成各级政府主推、高校专家主导、各类学校主动的协同机制,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水平。

通过多年建设,专家主导和各类学校主动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已经形成了较好的认知基础和建设局面,但在政府主推上还有一定的建设空间。各级党委和政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力量,尤其是县一级党委和政府重视思政课建设非常重要。对于县域而言,齐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要素,也恰恰是在县域,资源分布存在不平衡性,县域一般缺乏高等教育资源,但县域内中小学的数量却巨大,需要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倾斜。

针对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宁海县不仅仅关注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而且将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县域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系统规划与实施。一方面,积极与高校对接合作,将优质师资资源和思政课教学过程引到县域空间场域推进。通过搭建多元化平台,聚合优质教育资源,引入高水平师资,为思政课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展现了地方政府高度政治站位和育人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宁海“大思政课”摒弃了碎片化、偶然性、一次性的教学活动模式,着眼构建系统化、长效化的体制机制。通过统筹设计、分层实施,为构建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提供了路径,展现了县域思政课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

基于大思政课建设理念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和环向联通的“三向同构”建设格局

从全面性和体系化提升思政课成效来看,思政课建设存在三个现实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如何坚持推进思政课建设与专业课建设的“同向同行”的问题;二是如何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问题;三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链接的体制机制问题。这需要从三个层面思考,构建纵向、横向和环向“三向同构”的立体的建设格局。

一是纵向贯通,强调同学段思政课的有效衔接,根据大中小学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层层深入、有机衔接的教学体系。在纵向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贯通,需建立分层次、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的思政课都应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避免重复和脱节。通过加强各学段之间的衔接与协作,实现思政课内容的螺旋式上升和不断深化。宁海通过与东华大学合作,柔性引进师资以弥补优势师资不足问题,在宁海乡镇挂牌成立“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宁海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让名师下沉到乡村教育,通过名师带教、专题讲座、教学研讨、带队考察、集体备课等方式,通过名师效应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思政教师集聚平台,形成更大的教育辐射面。

二是横向融通,注重横向育人要素整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形成一体化集聚效应。在横向上,坚持专业课与思政课建设有机衔接。在宁海县域,积极推进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横向融通,着眼推进思政课建设与专业课建设的“同向同行”。将东华大学在宁海开展的专业课的“全国毕业设计”的育人效应与思政课育人同频共振,并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同构推进,思政课教师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的指导中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运用思政所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形成良好育人效果。

三是环向联通,强调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建设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链接的长效机制,育人共同体通过平台方式,形成整合链接优势。环向联通已经不是简单的数量集聚概念,而是突破了原有质的基础上新的量的聚合。地方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东华大学充分发挥教学优势,协调教育、文化、社会等多方资源,形成校地合力育人优势。校地合作注重深入挖掘宁海县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将思政元素引入课程建设和实践线路的设计结构。

基于立德树人目标打造内容支撑、资源供给与方法融入三元联动的课程体系

思政课一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基于立德树人目标打造内容构建、资源供给与方法支撑三点联动的课程体系非常必要而且重要。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承载了学生成长的阶段性要求、德育发展的进阶性要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性要求。在建设推进上需要考虑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理念的贯通性、教育内容的衔接性和教育方法的整体性。在内容上关照教材设计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队伍建设一体化、教育管理一体化、教研推进一体化和教育评价一体化等诸多内容。

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宁海实践”为核心主题,围绕宁海县在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实践探索,建立党的创新理论及伟大实践成果及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长效机制,构建具有宁海特色的“大思政课”内容体系,打造“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项目实践—成果展示”五位一体的校地思政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机制,通过校内校外、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有效推进校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教学相长、资源共享,积极塑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宁海样本”。

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从思想共识、参与机制、资源整合方面构建起主体协同的动力引擎,在夯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基础的同时,在实践上增强内生动力,让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创新焕发活力。(作者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善用“大思政课”,何以宁海

蒋攀 储玲琴

以县域视角目睹时代大变迁、感受中国大发展,像村级小微权力“36条”清单制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艺术振兴乡村等多项创新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这些实践正是宁海打造“大思政课堂”的肥沃土壤。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和县域未来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提出打造“全域思政大课堂”,与东华大学校地共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涵盖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

整个县域都是“大课堂”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课堂之大”。宁海,东部沿海、长三角南翼的一个县域城市,走在改革与发展的前沿,是“大思政课”的肥沃土壤,像村级小微权力“36条”清单制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艺术振兴乡村等多项创新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这些实践正是宁海打造“大思政课堂”的肥沃土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送万家福。”宁海有千年古城的历史积淀,涌现出了方孝孺、潘天寿、柔石等历史文化名人;还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多个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镇村;也有千姿百态的自然生态,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更有千亿强县的经济底座,去年GDP突破千亿大关。文化、生态和经济的坚实底座,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供了生动案例和鲜活样本。

“大思政课”不只是“读书本”,整个县域都是“大课堂”。宁海以红色根脉、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为支点,充分挖掘辖区内的山水人文资源,精心打造了红色根脉寻访线、自在蓝湾风景线、艺术乡建示范线、红妆古韵文旅线、南滨高质量发展线等五条思政实践研学线路,将县域思政教育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让思政资源由单一走向多元,把思政课搬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推动思政课走出教室,与实践结合,与生活结合,让有意义的思政课更有意思。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近日,宁海县与东华大学共同发布“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宁海思政大课”系列课程清单,包含“共富小院里的共富故事和共富道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等10门课程,成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重点。

集聚各行各业“大先生”

讲好“大思政课”关键在“大先生”。宁海县与东华大学有5年多双向奔赴的深厚情谊。2022年,宁海与东华大学探索实施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行动,组织发动全国各地设计专业师生团队在宁海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开展“论文写在大地、设计做在城乡”的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行动。全国各地的设计类院校扎根宁海,成就了青年大学生集聚的“秀场”。

如何将宁海这个青年大学生毕业设计的“秀场”转化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强大“磁场”?2024年,宁海县与作为全国联合毕业设计组主要发起单位的东华大学签订协议,提出全域大思政、贯通式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理念,力争思政教育校地贯通、学科专业贯通、学历层次贯通,助力高校拓展思政课的内涵与外延发展,真正推动形成“大思政课”格局。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共同主办实践研修活动,一批批来自上海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马不停蹄赴宁海开展“沉浸式”备课。围绕课程清单中的“南溪楠小院”蜕变共富故事,东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宁海县知恩中学、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等校思政课教师从大中小学同学段和不同视角开展联合说课,形成互相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贯通融合的思政课教学设计,交流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经验,共同探索思政课堂建设的新理念、新办法。

大思政课要有“大先生”,宁海一方面把本地各行各业的佼佼者用起来,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轻工“大国工匠”、全国三八红旗手、担当作为好支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浙江省“艺术乡建”带头人等集聚起来,成为思政教育的特聘导师。另一方面,也把全国各地优秀的思政名师请进来。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成员、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思政教育资源引进宁海,多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在宁海挂牌。

厚植学子家国“大情怀”

“大思政课”重在“实”,要引导青年学生进入真情境、解决真问题、创造真成果。今年暑假期间,先后有东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多支大学生实践队走进宁海,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在“沿途”观察中“研读”思考,探寻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东华大学一名学生聚焦村支书“讲师”,把带着泥土芬芳的“千万工程”故事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更多同学了解乡村振兴的伟大意义和实际成效,感受中国乡村的巨大变化和无限潜力。

思政课教师走出去,与学生同吃住,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高校三尺讲台到山村田间地头,村干部、思政课教师、大学生“三讲联动”,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激发出他们的家国“大情怀”。而这,恰恰与“大思政课”是一门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的“政治大课”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

结合自身所学所长,积极为县域发展出谋划策。在前童古镇老街上,一条条布幔组成的天幕和一个个发光字营造的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夜游古镇,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这创意来自两位南京传媒学院学生的毕设作品,她们将宁海名人方孝孺的名言和前童古镇非遗文化融合进自己的毕设作品。

不同于传统的思政课,东华大学与宁海校地携手,把学生放进社会大课堂,以县域视角目睹时代大变迁、感受中国大发展,并以所学知识为县域发展献计献策,形成校地合力,正探索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宁海思政大课建设”的新路子。


在“三个课堂”统一中展现——“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

王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为高校思政课建设与改革指明了方向。立足立德树人的使命要求,我们就要在课堂教学、实践素材和网络资源的统一中展现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

“跟现实结合”与“真温度”

“思政课”之“大”,源自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的党的创新理论,来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发展大势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大课堂;“善用之”之“善”,最本质的特点在于“跟现实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时效与实效的结合、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聚焦“两个大局”和“两个百年”的时代背景,要构建理论有深度、践行有力度、思考有广度的思政课,务必要巧妙地做到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与网络资源的多样性的统一。以“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教育场域,发挥课堂教学拼实力、实践教学增动力、网络教学添活力的“三个课堂”相结合的善用之道。引导学生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真正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为此,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浙江宁海“县域思政大课”的探索与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然而,在学校思政课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网络教学越界而导致“泛网络化”和实践教学落实不力而导致“无的放矢”的现象,使思政课教学失去了“真温度”。一方面,个别教师对网媒工具的过度依赖造成以流量代替灌输、以白板代替黑板、以鼠标代替肢体、以弹幕代替对话,匿名化的交流、虚拟化的身份、符号化的手法稀释了“道理”的温度,消解了真理的力量。网络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是不可使用,关键是要避免粗制滥造和过分倚重,要做到精品打造、适可而止;另一方面,个别教师打着实践教学的旗号“无的放矢”,对学生实践轻指导、弱参与、虚管理,使实践教学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甚至占用课堂教学课时,在学生没有完整、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开展实践教学,从而背离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的原则。

“三个课堂”各有千秋,相辅相成

在思政课的实际教学中,“三个课堂”应各显神通以体现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为思政课教学强内力、挖潜力,构建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实践教学是重要平台,为思政课教学增动力、聚合力,创设知行环境和凝聚力量;网络教学是重要手段,为思政课教学添活力、提效力,创造辅助平台和更新技术手段。“三个课堂”各有千秋,相辅相成,构成思政课教学的场景。

首先,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课堂是教人“求知”的场所,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平台,是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主阵地,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根基所在。置身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全球化的视界,校园“桃花源”和“象牙塔”的围墙已被打破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意识形态的角逐场。因此,必须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讲原理、讲规律、讲思想,核心是讲道理。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确立学生的信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学深、悟透、读懂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其次,网络课堂的多样性体现在网络教学解难点、析重点的功用中。网络课堂是充盈思政课教学的新场景,其最大优势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通过聚焦一个知识点和教学点进行微而深、小而精、细而全的讲解,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依托学习强国、网易公开课、MOOC等网络平台优势直面当代世界、新时代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使思政课不受时空限制而达到世界观教育的目的。

其三,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体现在实践教学的“体悟”和“践行”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那里,有人民的英雄,有英雄的人民,有‘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的阔步向前。”思政课教学要与现实相结合,一方面要做到“引进来”,即要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为素材,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增强志气、底气和骨气。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即要去实践中检验真理,将学生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用,以实践教学反哺理论知识的空缺,使理想信念进一步升华。

鉴于此,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浙江宁海“县域思政大课”所探索的“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项目实践—成果展示”五位一体的校地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它揭示了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巧妙地做到“三个课堂”的完美结合。可见,“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就在于将社会大课堂的鲜活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构建“课堂引领、理论深化、实践感悟、网络渗透”相融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协调好“三个课堂”的关系,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执行主任)(来源:文汇报时间:2024-09-10)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王宇 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