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古都西安落下帷幕。我校获主体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4项,“秦创原”专项赛银奖1项,“一带一路”专项赛铜奖2项,获奖项目等级和数量为学校参赛历史最好水平。
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我校获奖名单
奖项 | 项目名称 | 学院 | 第一指导老师 | 团队成员 |
主体赛金奖 | 织安智防——高性能纤维编织柔性车辆拦截保卫者 | 纺织学院 | 许福军 | 刘阳,印嘉怡,吕蕙宁,曹友胜,宫文飞, 张之涵,刘俊宏,王龙生,王晟宇,诸葛晓洁,周余合,吴麒冰, 李嘉佩 |
主体赛银奖 | “厨”旧迎新:国内首个厨余垃圾制备高纯乳酸新突破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李响 | 周凯,鲁玲,顾霞,吴英荣,丁小双,皇甫梦莹,张余镕,彭鸿诚,李雨晴,张晗 |
主体赛铜奖 | “纤”进智造——国内高性能干纤维领跑者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张辉 | 冯阳阳,张文强,李俊,庄茹帆,慕佩倚, 阳泽濠, 骆佳美, 薛怿, 赵庆志, 彭砚双 |
主体赛铜奖 | 古韵棉娃——中国首创江南文化交互式棉花娃娃套盒品牌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于晓坤 | 焦若嫣,任艺文,韩奕雯,郑伊雯,阳司骁,李心茹 |
主体赛铜奖 | 缭绫——数智赋能下的新汉服品牌创新 |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 陈李红 | 张烨蕾,帖雨萌,郭炳辰,李科亮,汤麟婕,袁梦,韩绍可,张英吉 |
主体赛铜奖 | “诊疗一体化”组织工程骨植入材料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何创龙 | 雷国强,冯茜,徐佼旸,袁征超,杨磊,贺婉君, 余弈弈,楼舒琦,张哲宇, 赖镱文 |
“秦创原”专项赛银奖 | 显露端“泥”——污泥快速干化产业的革新者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王冬芳 | 孙晨,孔祥海,杜钦青,陈鑫焱,胡荣茜,叶静宏,吴杰,宋泽榕,王爽,许金晶,张勇,陈羽翰,穆若冰,许佳,尤梓宇 |
“一带一路”专项赛铜奖 | 农田“减塑”,非我“膜”属 ——全降解、营养型、自修复地膜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蔡冬清 | 陈永霖,赵争青,李昊倩,卢烨桢,许晨云,陈翛,张玉娣,Mohammed Seidu,Innocent Tayarit Mwizerwa,Elia Nabil Shokry Gadallah,Williams Amankwah,Muhammad Ismail,Muqadas Mustafa |
“一带一路”专项赛铜奖 | “化腐朽为神奇”——餐厨垃圾超快肥料化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朱延平 | 潘晓雅,扶冰冰,张可意,张涛,乔怡,刘巍佳,Seah Kai Ling,Jirawongprapa, Natthanan,Truong Thi Thu Trang,Tselmeg Khishgbat |
一起来看看
我校获奖项目
(纺织学院“织安智防——高性能纤维编织 柔性车辆拦截保卫者”项目团队)
纺织学院的“织安智防——高性能纤维编织柔性车辆拦截保卫者”项目获全国金奖。该项目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原料,结合先进的高强耐磨绳体编织技术及创新的分体式拦阻网体设计,成功研发出轻质而高强度的拦截网。再通过集成式装配设计,项目团队打造了一款轻便易携、柔性安全、拦阻高效的车辆拦阻装置,显著降低了车辆过度摧毁的可能性,有效保障车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项目不仅推动了道路安防产业的发展,更为公安治理体系、公共交通安全以及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厨’旧迎新:国内首个厨余垃圾制备高纯乳酸新突破”项目团队)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厨’旧迎新:国内首个厨余垃圾制备高纯乳酸新突破”项目获全国银奖。该项目团队开创性地运用多元电子调控技术,精确控制微生物代谢路径,成功实现了高纯度乳酸的快速定向制备。在短短48小时内,乳酸发酵即可达到产量峰值,其乳酸产率及L-乳酸的光学活性均显著超越行业现有标准。此外,团队还首创了梯级温控钙盐热融结晶工艺,使得乳酸钙产品的纯度达到了工业级使用标准,成为乳酸产业化的“新钥匙”。项目树立了“垃圾高值资源化,共享绿色经济”的行业典范,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显露端‘泥’——污泥快速干化产业的革新者”项目团队)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显露端‘泥’——污泥快速干化产业的革新者”项目获秦创原专项赛全国银奖。该项目直面污泥脱水难题、重金属及有害菌难以去除等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仅需1小时即可完成的污泥快速干化及干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解决方案。项目团队以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铁渣等为主要原料,成功研发出高效干化剂,显著提升了污泥干化效率。同时,团队巧妙地将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转化为液体肥料,实现了污泥的全资源化利用,为污泥处理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项目的实施对于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及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服务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紧紧把握竞赛育人主阵地,构建“课程-实践-项目-竞赛”深度结合的育人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把“挑战杯”系列赛事、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大型创新创业赛事打造成生动的思政金课,培养了一批心怀“国之大者”的创新人才。
据悉,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的联合主办下,本届大赛共吸引来自2700余所高校的300多万名学生参与,累计提交39万余个创新创业项目。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李华清 编辑:吴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