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机械学院党委以党建引领聚合力,积极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5-04-08发布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引领、资源聚合、文化浸润”为路径,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全面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通过织密组织网络、联动育人资源、深化文化赋能,推动学生社区从“生活场域”转向“育人高地”,形成党建引领有力度、服务供给有精度、文化浸润有深度的育人新生态,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构筑坚实堡垒。

党建引领织密组织架构,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搭建“1+1+5+N”四级工作机制,贯通治理末梢。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着力完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提升建设成效。以学校首个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筑梦创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支部为依托,构建“社区-楼宇-宿舍-党员-积极分子”五级网格化全域党建架构,打造“党员示范岗”“党员思想家”“学业合伙人”等品牌,312个党员宿舍挂牌承诺全覆盖;建设机械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基层党组织在学生社区治理场域中的多重结构互嵌,坚持把学生社区政治引领具体化、拓展化,充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党员示范岗)

打造“线上+线下”双轨党建阵地,拓展党建空间。以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联通为内在要求,构建“组织互通、楼宇互联、党群互信”的多元一体空间网络,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通过组织形式数字化、政治话语信息化以及政治服务网络化,不断拓展党建引领学生社区的空间维度,建构“网上社区”信息矩阵,累计发文1000余条,浏览、阅读、播放总量达20万余次。

联动资源完善服务供给,构建协同育人“生态圈层”

推动“三全育人”队伍下沉一线,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学院领导班子积极践行“一线规则”,在学生社区设立书记院长会客厅,与学生面对面、心连心,推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累计开展6期,服务50余人;探索关工委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的实践研究,建设“薪光课堂”,组织关工委老同志以主题分享、课程专题座谈等形式,指导、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更为深入、全面地理解专业学习内容;开展“千帆竞发,奋楫者先”学风领航系列活动,邀请班导师、朋辈典型从理论、学涯、实践、科创多维开讲,使教书育人领域从课堂拓展到学生社区,目前已举办20余场,覆盖400余名学生,着力形成教师让学、学生向学、师生共学的三维立体式学习生态。

(书记院长会客厅)

(薪光课堂)

完善“场景化”育人平台建设,赋能“多元化”成长需求。以新研究生楼B栋为辐射点,建设学生社区育人工作站,落地打造三期空间平台——“创享学苑”“科创元宇宙”“创芯空间”,并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与后勤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共建,搭设“红色图书角”“心语树洞”“解心角落”;在春招求职、考研复试冲刺期,育人工作站化身“青春补给仓”,为学生的重要时刻提供专属助力和全方位支持,期冀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师生创新创造、乐予乐享的实践场域。

(科创元宇宙)

(创芯空间)

文化浸润强化思政引领,打造五育融合“价值坐标”

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维度,涵养价值共识。从德育铸魂、智育琢玉、体育砺魂、美育浸润和劳育耕心“五育”出发,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不断优化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线上建设“德:我在社区育新风”“智:我在社区见导师”“体:我在社区跃活力”“美:我在社区看场展”“劳:我在社区有片地”五育专栏,推出“我有一个室友故事会”“翼启美学录”“学生社区IP邀你来创,共建美德文明”等系列专栏。线下组织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创享嘉年华、“我爱我宿,适逢美好”机械工程学院十佳宿舍评比、导学趣味运动会等主题活动,积极营造学生社区五育风尚,凝聚价值认同。

(“我有一个室友故事会”线上专栏)

(“一站式”学生社区创享嘉年华)

(导学趣味运动会)

打造“学科+社区”学习生活实践,延展育人边界。以“学科破壁·成长共生”为核心理念,聚焦学科思政,在学生社区建设实体“薪光长廊”,打造“学习之美·课程之美”双翼叙事空间,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社区美育课”,架起学科知识与思政育人的桥梁,让学科走出书本、走进生活,让教育真正浸润心灵。

(薪光长廊)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将持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涵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学生社区中的组织功能和政治功能,以主动精神把握学生社区治理的复杂性和实践性,推动学生社区成为思政教育前沿阵地、师生成长共生平台、基层治理创新样板,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撰写:叶圣华、杨蓉 信息员:邓士豪 编辑:朱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