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由上海市物理教学媒体研究会、东华大学物理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教学服务中心协办的“2025年上海市物理教学媒体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会议以“智能时代的物理教育:演示与科普的双向赋能”为主题,汇聚了近百名来自上海11所高校的演示实验专家、技术人员和12家企业代表,共探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路径。
上海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陆昉、上海市教学媒体研究会理事长张建卫、物理学院党委书记丁可分别致辞。与会领导一致强调,要着力推进人工智能与物理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演示物理在智能时代科普教育中的创新价值,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穆良柱教授以“ETA物理认知模型及其应用”为主题进行了开场报告,他阐释如何通过ETA物理教学法训练,有效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与科学素养。复旦大学俞熹以“物理学与AI双向赋能”为主线,结合诺奖成果与智能革命,探讨AI在物理研究中的潜在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尹亚玲老师分享“物理智能体”的开发经验,展示智能工具在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同济大学赵敏介绍了物理演示探索实验室的开发成果,凸显虚拟实验的数字化教学特色。
一批中青年教师代表和学者也分享了他们在演示实验教学和人工智能实践上的经验与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姜文印讲解了自制演示实验仪器——基于光计算的新型超高性能计算处理器的设计思路。上海大学郭艳群以无线电能传输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科研、科普融合发展的经验。东华大学李博将项目化学习模式引入物理实验教学,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上海海洋大学宋戈分享了教学可视化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上海市优秀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仪器展评活动。来自7所高校的16项自制演示实验作品成功亮相,体现了上海地区教学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专家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今年全国自制物理演示实验仪器展评提供了一次预演。12家参展商也亮出他们最新的演示实验仪器,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
(上海市优秀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仪器展评活动)
今年,学校正在全面推进通识类课程教学改革。本次交流会无疑为物理学院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建设一流基础课程提供了新思路。作为新学院,物理学院正努力培育教学增长点,为“奋进东华”高质量发展行动作出积极贡献。
视频: 摄影:彭释 撰写:李博 信息员:陈肖霞 编辑:王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