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第十七届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颁奖典礼举行。在本次赛事中,我校63组跨学科学生团队参加“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应用”等10个不同类别的比赛,经过初赛评审、决赛答辩,49组进入决赛并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4项、优胜奖4项,总获奖数和获奖比例都居全市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晓强、冯珍妮、尹枫和人文学院张红军四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尹枫老师获“优秀组织奖”。
参赛作品是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由组建团队,在社会生活和领域学科中发现信息技术应用选题,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研发完成。我校一等奖作品“古坊探秘:华夏物理智趣解谜纪”“丝瓷链界·映途:多模态融合的丝瓷文化多维可视化平台”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方面的扎实功底与创新活力。
二等奖作品“‘基治’助农—基于深度学习的miRNA靶基因定位方法辅助新型农药设计”负责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成沈聪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回顾了自己和队友合作参赛的经历,并在本次比赛中感受到跨学科的魅力,有助于提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
此次大赛成绩的取得展现了学校自2024年起全面开展“1+X”人工智能通识教学课程改革推进的成效。今年暑假我校将继续作为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数据和数字媒体赛区负责单位,联合华东理工大学承办全国决赛,本次上海赛的优秀作品将在全国各赛区参加角逐。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通识教学课程改革,推动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加强本科创新性实践教育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戴群 编辑:吴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