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治东一行赴老干部许基家中,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送至抗战时加入革命的许基同志家属手中,向离休干部许基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与诚挚的感谢。
(许基同志家人接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1942年,未满16岁的许基同志投身革命,在江苏、华中、淮南等地参加伏击战,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赴山东海阳参加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任职于华东局医务所、上海市委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中纺部等单位。1960年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曾任机关总支部书记,1983年离休。2025年7月离世,享年99岁。
鉴往事,知来者。许基同志曾在学校离休党总支、老干部办公室发起的《难忘岁月》征文中回忆了自己参与革命时的珍贵经历。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她的故事,学习并传承老一辈的宝贵精神品质。
惊心动魄的1943年元旦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熠熠生辉
1942年冬季,日伪军用3个师团的兵力对新四军军部进行大包围,妄图歼灭新四军于黄海之滨。为保存实力,许基所在的印钞厂随军部撤离阜宁。12月31日,上级决定部队停止前进过元旦。元旦一早,司务长就买来了鸡鸭准备过节改善伙食,正值大家晨起准备洗脸时,突然枪声四起,部队被迫分散突围,许基所在的第二小队的十几个人在突围中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中午,当地老百姓为他们提供了午饭,百姓生活苦,一年四季只能吃包米糁子。当然许基他们也只能吃这些,但光吃包米糁子也觉得很香。傍晚,他们在寻找大部队的途中,被作战部队的一位政工干部收容,并被安排随部队一起吃晚饭,随后跟着部队夜行军。黎明时分他们越过封锁线,继续行军到中午,部队停下休息吃午饭,连长特地从战士肩上拿下两只米袋给他们做饭吃。饭后稍事休息,又继续行军到晚上,离敌人据点已较远,他们随部队宿营。这时作战部队所带的粮食也不多,许基他们决定不去求援,收紧裤带饿着肚子睡觉。“在这样的艰苦险恶环境下,我们十几个人精神上都非常乐观,没有一个人喊累叫苦,更没有人流泪想家。大家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找到自己的组织领导,饿着肚子,互相鼓励、安慰着进入梦乡。”许基在征文中写道。次日清晨,那位政工干部又找到他们,把他们带到小镇吃午饭。正在小饭店吃饭时,突然看到印钞厂司务长在街上买菜,大家喜出望外,随即告别政工干部,随司务长归队。就这样他们惊心动魄地度过了1943年的元旦。
入党前后一段难忘经历
党的纪律铭记于心
许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时,和大家回忆过自己铭刻在脑海中的一段经历。1944年,当时党组织是秘密的,党员都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对许基的考验,终于有一天将一张入党志愿书郑重地交给她,并告诫她一要认真填写,二要保密,不得告诉任何人。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许基躲进一间小草房,既激动又谨慎地填写。因只读过小学三年级,对志愿书里部分栏目难以理解,又不能向旁人询问,只能反复琢磨,逐字完成。正在此时,一位同志走进来也拿出一张入党志愿书,许基便放松了警惕,两人一起填写起来。此事被入党联系人发现后,向他讲述了由于党的保密纪律不严,党组织遭到破坏,革命同志被敌人杀害的惨痛教训。为此事支部大会在讨论许基入党时对其提出了批评,要求其专门检查这一问题。这一深刻的教训印刻在许基脑海中,她回忆道:“因此在漫长革命征途中,时刻牢记党的教导,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卫党的机密。”
(许基同志,摄于2024年暑假学校老干部办公室慰问当天)
这是许基同志留下的两则故事,故事中闪耀着光辉夺目的集体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党的纪律意识,为我们年轻一代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东华师生将不断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必胜信念和民族气概,在新征程上挺膺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王金辉 编辑:王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