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飞行器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性能跃升,高速列车转向架依靠三维编织技术实现轻量化、高强度提升,神舟飞船用特种纺织材料适应太空极端环境……这些闪耀在国之重器上的“纺织身影”,正是纺织科技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孙以泽登上《锦绣中国》讲台,以“纺织科学技术中的‘黑科技’”为题带来“强国版”第二讲,用一个个“硬核”案例带领师生走进纺织科技赋能强国建设的神奇世界。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出席并主持活动。

“现代纺织早已突破服装、家纺等传统民生消费领域,正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孙以泽院士从纺织的内涵维度、科技维度和产业维度引导大家重塑对纺织的认知。他着重介绍了蕴藏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黑科技”,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因其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耐高低温等卓越性能,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重要民生等诸多前沿领域。他还讲述了带领团队成功研发高性能纤维三维编织、三维机织等装备,开发了复合材料大尺寸结构件的结构设计、性能仿真、精确成型、性能测试与评价技术体系,破解了高端纺织技术与装备的“卡脖子”难题,让同学们深切感受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东华贡献”。课堂最后,孙以泽院士深入分析了纺织科技蕴藏的巨大产业机会和纺织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鼓励同学们立足学科前沿,夯实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功底,将个人所学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机械结构建模、纺织与计算机交叉应用、材料纤维生产制造等积极提问交流,孙以泽院士逐一细致解答。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洪博涵说到:“三维编织技术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为各类军用飞行器、民用大飞机等高端装备构筑起坚韧‘肌理’,这些藏在纤维复材制造里的创新,让我倍感自豪。”信息与智能科学学院王鸿健同学谈到:“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学生,这堂课激励我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开阔的视野关注行业发展,以专业知识为‘新质纺织’贡献力量”。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曹小玲 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