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环境学院建环系党支部开展“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11-07发布部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深入领悟学校党员教育培训第二次集中大课的核心内容与精神实质,11月4日下午,东华大学建环系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学习研讨会。会议由支部宣传委员何旸主持,设导学、研讨、点评、总结四个环节,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树莅临指导。

在导学环节,支部副书记王会首先带领全体与会党员系统回顾谢春涛教授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论述,帮助党员们筑牢理论认知根基。随后,王会以“奋进东华,强国有我”为核心,详细解读学校深化教学综合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八大任务”与“22条举措”,并结合自身科研工作经历,坦诚分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让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紧密衔接。最后,王会聚焦实践落地,提出三大思考方向,为后续研讨划定重点:一是结合“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二是紧扣能源强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本职工作的具体实施路径;三是围绕党建引领作用,明晰党员教师的使命担当。

研讨环节中,支委成员率先垂范,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践,分享当前工作现状与优化改进举措,带动支部全体成员踊跃发言,形成“人人谈感悟、个个献良策”的热烈氛围。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支部书记贾洪伟着重强调校企联合育人的重要性,提出通过企业资源赋能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刘建麟老师指出,通过与学生开展细致深入的沟通交流,能有效激发其工程意识与家国情怀;邓文义老师则从考核机制入手,提出过程性考核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在研究生培养领域,杨洪海老师主张“从小事抓起”,通过日常科研细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苏亚欣老师强调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出“以身作则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肖鑫老师则聚焦科研精神培育,认为熏陶“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科研态度,能切实促进学生研究水平提升。

在教学改革与立德树人层面,何旸老师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提出推行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杨自力老师强调教学改革需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因材施教、精准育人”;赵敬德老师则关注课程思政融入,指出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结合,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此外,支部成员还围绕“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强化学科建设优势”、“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形成一系列务实可行的思路。

刘建树对支部成员的发言进行精准点评,为支部工作指明方向。她强调,一是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可通过与企业开展联建共建,以合作项目为抓手,同步探索学生联合培养与校企科研合作新模式;二是要实现支部与系室高效融合,打破工作壁垒,整合资源力量,更高效地推进育人工作落地;三是要紧扣国家“大能源、大生态”战略,全体党员需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意识,主动更新知识体系,积极推动学校能源与环境领域学科发展,为国家战略需求贡献东华力量。

最后,支部书记贾洪伟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建环系党支部将严格按照学院党委指示要求,进一步夯实党建引领作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后续将通过制定具体举措,鼓励支部全体成员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集中大课精神内涵,以“以身示范、身体力行”的作风,在解决教学、科研、育人中的具体问题中,持续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与实践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建环系力量。

视频: 摄影: 撰写:何旸 信息员:李玲 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