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83届世界纺织大会代表Ron. Postle先生

发布时间:2004-05-25发布部门:宣传部

Ron. Postle先生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纺织学术领域的研究,他20年来15次来中国访问,始终关注着中国纺织工业和纺织教育的发展,在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召开期间,本报记者有幸采访了Ron. Postle教授,下面是采访精彩部分的采撷:

记者:教授先生请您谈一下参加这次大会的感受。

答:这是全球纺织业界的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使做服装面料的人士可以直接进行交流。这次大会对中国来说,也是一次很重要的机会,中国服装企业、院校很多,他们需要和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服装产业不仅仅是制造业,更是一种时尚产业,中国要追赶时尚,必须要和欧、美等国家进行交流。科技在不断地进步,尖端技术比如纳米技术就发展得非常迅速,各国也非常的重视,中国要获得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不能只依赖专业杂志和书籍,因为这些东西的出版往往要滞后实际技术发展一二年,因此通过会议等形式进行直接的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中国是羊毛的消费大国,也是澳洲羊毛最大的客户,中国要运用高新技术,使这些羊毛制造得更加柔软,以便把这些成品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国家。中国想要在服装产业方面赶上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更需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这些都需要和其他国家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现在,纺织技术已被利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像航天、医药、工业、汽车、建筑、等等领域,中国开这样的会可以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特别是有许多学生参加这次会议,我觉得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都有好处。比如,在15分钟前,我和美国代表谈论一种泳装,上届悉尼奥运会获得了13块金牌,泳装的设计能使游泳的速度迅速提高,而且能使领奖者更加增添风采。再比如医用,人体的动脉阻塞,必须用外科手术换上人造血管,人工动脉里就含有纤维的成份,造价非常的昂贵,因为动脉要来回地扩张,一分钟要60多次,因此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发达国家在这些高新技术领域继续保持着优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跟上世界潮流,也需要和许多国家进行交流。

80年代,我来上海时,看到的是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蓝颜色衣服,而今天再上街看一下情况有了很多的改变,市场需要我们根据客户的要求来设计和制造出更多丰富多彩的产品。上海是个发展得非常迅速的大城市,要成为国际性的大城市,建设成时尚之都,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设计、搞时尚的专业学生,我每次来上海还都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涉足服装设计领域,这个领域和纺织有很多的联系。我们在这次会议中的交流,对学生们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记者:请您对中国纺织教育提点建议。

答:我认为纺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在上海、天津、西安、杭州有很好的纺织高等学府,目前学生的教育质量对未来纺织业的提高和发展非常重要。我在20年前来中国时遇到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和公司的老总。我第一次来上海是20年前,那时叫华东纺织工学院,后来又改名叫中国纺织大学,改名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情况。有人把纺织产业看成是一种“夕阳”产业,我不太同意。纺织产业是一种基础性的产业,也是中国最大的产业,因此对它的教育非常重要。东华大学一直在拓展纺织、服装教育,我希望东华大学对纺织教育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一个大学的未来发展来说,科研非常重要,看世界上一些有名的大学如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他们对科研非常的重视,对研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任何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很强,只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的领域。我认为上海还要成为时尚之都,东华大学大有可为的。东华大学的校长显然也是非常明智的。

摄影:
编辑: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