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暨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会
我校教师团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我校举行升旗仪式和集体观看纪念大会、阅兵式活动
学校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校领导班子务虚会
东华-安踏自研科技面料创新峰会暨安踏膜无氟技术发布会在校举行
“入企铸剑”在工程实践中锻造新时代“工程尖兵”
我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9月17日下午,松江区区长王靖、副区长王晔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项延训,副校长阎林平、陆卫兵出席座谈会...
(等航拍图)9月18日,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校团委联合团松江区委举办“赓续红色血...
“脑机接口”这一常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神奇”技术,正悄然步入现实。如今,中国科学家团队成功研发出纤维...
9月16日下午,学校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工作部署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进展,部署新学期重点工作。党委书记刘...
中新社:中国科学家突破脑机接口技术瓶颈 ...
解放日报:智能纤维装进大脑,脑机接口从固...
新民晚报:纤维“神经蚯蚓”游走大脑“问诊...
文汇报:中国科学家研发 “神经蚯蚓”,突...
经济参考报:回收率不足三成 我国废旧纺织...
文汇报:“展演+交流+科普”多维互动,琼剧...
解放日报:海南琼剧《黄道婆》在东华大学再...
中国教育报要闻版:东华大学校企联合团队破...
我校联合团松江区委举行上海青少年升国旗暨...
我校召开“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退休老...
深耕定点帮扶 机械工程学院开展设计赋能乡...
聚焦时代命题 管理学院依托社会实践探索生...
重走长征路 纺织学院沿着长征路开出红色基...
“抗战烽火·织就丰碑——致敬抗战中的东华人...
青春守护用药安全 化学与化工学院搭建解码A...
我校射击健儿获第16届亚洲射击锦标赛金牌
前沿探索 | 纤维“神经蚯蚓”游走大脑“问...
管理学院举办高校智库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共...
前沿探索 | 我校科研团队在水–电–锂协同利...
东华-安踏自研科技面料创新峰会暨安踏膜无...
东华大学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校企...
我校多项成果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前沿探索|我校科研团队在离子型复合材料高...
东华大学和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联合出版的全球...
新学期东华校园迎来国际新面孔 近800名国际...
中国人民大学徐二明教授与我校管理学院师生...
管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赴西安开展社会实践活...
第二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
管理学院科学商店进社区开展“青少年理财训...
普及金融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管理学院实践...
管理学院教师撰写案例入围“全国百篇优秀管...
校园里迎来了“足球小将”——管理学院开展公...
关于开展我为东华大学“十五五”规划建言献...
东华大学2025年“优秀教学育人奖”“优秀教...
东华大学第28届研究生支教团选拔排名公示
关于开展东华大学2025年“启航”就业促进季...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行防空警报试鸣的通告
关于2025级新生报到期间校园交通管理措施调...
关于推荐2025年宝钢优秀教师奖、“纺织之光...
关于松江校区部分区域停水的通知
松江区区长王靖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9月17日下午,松江区区长王靖、副区长王晔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项延训,副校长阎林平、陆卫兵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项延训主持。(座谈会现场)项延训代表学校对王靖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他指出,东华大学与松江区的合作由来已久,聚焦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双方合作将迈向新高度。学校将充分发挥在科技、人才、教育等方面的优势,紧密对接松江区科技产业发展需求,以优化重塑东华大学国家科技大学园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强区校资源联动,建立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在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及科学仪器等领域深化合作,切实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溢出效应,助力松江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科创生态,实现校地互利共赢与科研产业的融合发展。王靖感谢东华大学为松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她表示,此次调研既是贯彻落实陈吉宁书记调研松江时的指示精神,也是系统谋划松江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松江正着力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东华大学在先进材料、时尚设计、智能制造等领域优势显著,科技资源禀赋突出,希望充分发挥高校得天独厚的产学研优势,精准对接松江区科技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紧密加强区
我校联合团松江区委举行上海青少年升国旗暨爱国宣讲区级示范性主题活动
(等航拍图)9月18日,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校团委联合团松江区委举办“赓续红色血脉,贯通思政育人”上海青少年升国旗暨爱国宣讲区级示范性主题活动。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出席并致辞,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松江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周晓光出席并为大中小学生代表颁发“国旗下成长”纪念证书,松江区教育局、团松江区委、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东华附高、东华附校有关负责同志及600余名师生代表、退役大学生士兵、老兵代表齐聚,以沉浸式活动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奔涌。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致辞李成龙、周晓光为大中小学生代表颁发“国旗下成长”纪念证书师生共迎国旗活动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中启幕。东华附校鼓乐队奏响进行曲,我校国旗护卫队护送国旗入场,全场师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老兵宁守树作学习抗战精神宣讲升旗仪式后,松江区“茸城军休”宣讲团成员、军休干部宁守树在经纬剧场为师生进行学习抗战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中,我校学生和东华附高、东华附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主题朗诵,“迷彩松江”大中小国防教育一体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组成员、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进行了军事技能表演,附校学生舞蹈团、学生合唱团分
中新社:中国科学家突破脑机接口技术瓶颈 让一次手术监测全脑成为可能
中新网9月18日电 (王宇 许婧)“脑机接口”这一常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神奇”技术,正悄然步入现实。记者18日从东华大学获悉,中国科学家团队成功研发出纤维“神经蚯蚓”——一种能在体内自由游走、大面积、跨区域精准监测神经电信号及组织微小形变的智能纤维。北京时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东华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面向动态生物电子学的可移动长期植入软纤维》的研究论文。项目战略指导专家、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院士介绍,该研究提出了“活性”纤维神经的概念,并创制了一种仿地球蠕虫结构的、与生物组织力学高度匹配的、可拉伸和可移动的在体神经接口纤维平台。该平台成功实现了神经接口在大脑与肌肉系统的可控导航,以及动态实时、长时域(肌肉内13个月)的神经电信号和生物力学信号监测。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严威表示,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神经电子学从静态植入向动态交互、从刚性器件向主动智能纤维系统的范式转变,为未来脑机接口、可穿戴诊疗系统和慢病神经调控开辟了全新路径。NeuroWorm的设计、制造
解放日报:智能纤维装进大脑,脑机接口从固定探针变柔性游走“神经蚯蚓”,预警缓解病症
中国科学家突破脑机接口技术瓶颈,让纤维“神经蚯蚓”游走大脑“问诊把脉”,一次手术监测全脑成为可能。“脑机接口”怎么长期植入?能否柔性移动?9月17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东华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文:《面向动态生物电子学的可移动长期植入软纤维》(A movable long-term implantable soft microfibre for dynamic bioelectronics)。这一重大突破宣告,中国科学家团队成功研发出智能纤维——“神经蚯蚓”,可在体内自由游走,大面积、跨区域精准监测神经电信号,及组织微小形变。“这一平台成功实现了神经接口在大脑与肌肉系统中的可控导航,以及动态实时、长时域的神经电信号和生物力学信号监测。”作为项目战略指导专家,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院士介绍,该研究提出了“活性”纤维神经的概念,并创制了一种仿地球蠕虫结构、与生物组织力学高度匹配、可拉伸和可移动的在体神经接口纤维平台。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严威表示,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神经电子学从静态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
“四史”学习教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思政聚焦
教书育人大家谈
理论学习
学寄语、悟思想、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