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机械的“跑跳投”,结束了“快远准”的考核标准,取而代之的是符合学生口味的各种运动俱乐部,东华大学改革体育课——让学子感受“终身体育”乐趣 。
尽管眼下毕业求职很忙,但纺织学院四年级学生陈荣江每周都会来到学校的“攀岩俱乐部”活动一下筋骨。其实,攀岩是该校设置的一门体育课。四年级的他已不再为体育学分担忧,他说:“东华的体育教学改革,让我感受到了‘终身体育’的乐趣。”
像陈荣江这样四年级还主动上体育课的大学生在本市的高校中并不多见。一般来说,硬性规定的晨跑、1500米和800米跑的达标测试,让很多大学生厌烦了体育,针对这一现象,东华大学于两年前在全国率先推行了体育“俱乐部制”。
改革体育课 设置俱乐部
何谓“俱乐部制”,就是体育课全面告别传统,不再是机械的“跑跳投”,考核标准也结束了“快远准”,取而代之的是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体育舞蹈等近20个符合学生“口味”的运动俱乐部。体育部主任孙润兴告诉记者:“‘俱乐部制’的最大突破就是,变单纯的体育教学形式为一种综合的体育教养行为,变‘达标课’为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在俱乐部体制下,学生们再也不必为长短跑不达标而犯愁,因为考试已不再根据原先竞技性体育锻炼达标的标准来“一分定成败”,而是依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等五个方面,通过自评、师评和互评等综合方式得出最终评定成绩。换而言之,跑得慢不一定就会不及格,只要态度认真、身心健康仍可取得体育好成绩。学校同时规定,学生只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替代晨跑,让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更有自主性。
体育受欢迎 主动求锻炼
如今,全校每个大学生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加入了各种“俱乐部”。以往上体育课逃课的多,现在从每天上午10时到晚上8时,都可以看到“俱乐部会员”活动的身影,有的学生甚至自备运动器材要求“加餐”。
东华大学所作的调查很能说明问题:在改革以前,97%的学生表示喜欢体育,然而竟有91.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上体育课。现在,东华学子在网上评教:“最喜欢的老师”是体育老师,“最喜欢上的课”是体育课。同学们说,现在的体育课培养人的互相协作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成就感。很多大学生在修满学校规定的8个体育学分后,依然是俱乐部的常客。体育锻炼在东华不再被动。
孙润兴表示,其实我们的体育课没有理由去要求学生跑得快与慢,关键是能够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他们走出校门后仍能坚持锻炼。从这个角度看,“俱乐部制”的改革很成功,因为它为大学生带来了一个“快乐体育”,让人感受“终身体育”的乐趣。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日期:2005.01.20 版次: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