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环境学院组织研究生会全体成员围绕“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青少年的自我精神塑造” 两份学习资料,开展了学习活动。
会上,研究生们踊跃发言,他们就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 继承和发扬严于律己精神,提高自律意识
严于律己是自我精神塑造的前提,不少研究生对此都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规范的约束,然而这种约束往往是无形的,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约束自己,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由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得优越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责任感有所淡化,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作为研究生,不像以前有家长和老师管着,因此我们更需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要注意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果大家都能够管好自己,那么我们的社会自然就会更加和谐、稳定。
☆ 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对此,不少同学都察觉到,由于我们这一代生长在和平及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其中不少同学还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往往使我们缺乏自强意识,缺乏对困难和挫折必要的承受能力,以至于经常能看到或听到个别青少年因为一些挫折就对生活失去信心乃至放弃生命的报道。有同学说如果缺乏挑战困境的勇气会使人变得脆弱和挑剔,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这样会陷入恶性循环中;有同学提到我们学院研究生现在最现实的问题,也许我们做实验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但也不能因此“破罐子破摔”,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通过大家各抒己见我们意识到生活的丰富就在于有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这样才会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折不挠,以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促进自己人格的完善。
☆ 继承和发扬以义制利精神,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在我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率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生活水平,适当追求个人利益的发展本来无可厚非,可是一些人却为了金钱而违背道德,忽略甚至损害了社会利益和人民大众的利益,超过了追求个人利益这个“度”便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作为环保专业的研究生,我们特别感受到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实践也证明,如果经济发展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极其不可取的。因此要正确处理道德与金钱等利益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因为只有社会利益得到保障,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有意义的。
☆ 弘扬改革变通精神,培育创新意识
只有创新才能求发展,一个同学说到,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要通过创新来提高竞争力和谋求发展。但是有同学提到,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我们在创新意识上的培养有一定的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创新能力的发展。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且值得高兴的是国家也已经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目前各种教育体制和形式的改革也是为了让青少年能够全面发展。
☆ 继承和发扬贵和精神,培养和谐心理、友善精神
贵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国家的角度看,我国采取“独立和平”的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稳定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和睦相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必然形成。可是从青少年来看,由于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一些人出现了心理失衡、失常,甚至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培养,积极接受正确的引导,理解友善待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自己理解、尊重、关心他人的优良道德品质。
本次座谈会的讨论和学习是我们环境学院针对学习十六号文件精神的一次实践,大家都表示通过这次学习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
作者:环境学院刘春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