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6点,管理学院邀请到了黄浦区委党校副校长、原黄浦区组织部长王绍基教授来到松江给05级全体硕士研究生作了一次生动而精彩的报告,报告内容紧密结合目前全国上下的学习热潮,结合研究生的特点生动讲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涵。王教授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较为深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结合实际讲解“八荣八耻”的内涵,全体硕士研究生在松江校区二教121聆听了这样一场题意义深远的精彩报告,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我们接受了心的洗礼,思想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王绍基老师从认清重要意义、明确基本要求、落实工作要求三个方面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讲述,他把理论生动具体的融入了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小事中,没有教条,没有空话,知荣辱、讲道德、立大志、为祖国的观念在我们心中引起了深深的共鸣。
王绍基老师说,我们今天大力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以及迎接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必然要求。他举了前苏联的例子,苏联解体主要是败在了意识形态上,因为抵挡不住西方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我们今天非常有必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认真学习贯彻“八荣八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和崇尚科学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王绍基老师要求我们要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建国之才与效国之行,他要我们牢牢记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而崇尚科学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王绍基老师说,根据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有基本科学素质的仅为1.98%,而在2001年美国就已达到了17%。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努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
最后,王绍基老师谈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他谈了几个方面:一是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抓住关键群体,三是注重四个教育环节、四是完善六种工作机制。一个好的机制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正确落实意义重大,他提到德国人之所以不敢乱穿马路的原因主要在于信用机制的健全,使得其违反交通规则的成本太大。因此在中国建立健全的信用机制也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在热烈的掌声中,报告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这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却将永远伴随我们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成为一盏明亮的指路灯。在环境深刻变化,思想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这场报告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对我们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滚滚潮流中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