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动中国  树荣辱观——环境学院052硕士支部特色组织生活

发布时间:2006-04-28发布部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今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全民中牢固树立起来、自觉践行开来,首先每个共产党员要带头做好,起到模范作用,所以就要求我们大多数党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立得正、行得端、起表率。但不可否认,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思想文化的涌入,对一些党员同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是非紊乱、美丑不分,荣辱不辨的现象在一些学生党员中也是存在的,其言行在纯洁的校园生活和良好的学习风气中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我们环境学院052硕士党支部特举办了一次特色支部活动——以“观感动中国 树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这次组织生活会主题鲜明,紧密联系时代特征,反映当今社会道德。

    2005年底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动了无数人,他们以实际行动让人们体会什么是爱国,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团结,什么是辛勤劳动,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艰苦奋斗。在观摩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礼时,同志们无不为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壮举所感动,会上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会后,党员同志仍久久不能平静,思考着如何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王丽芳同志说道:“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邮递员王友顺。他吃苦耐劳、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让我敬佩。但最让我感动、折服的是他那份耐得寂寞的心态,这也正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所欠缺的。如今年轻人普遍的共性就是浮躁、不踏实,不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搞研究、学习。过去人们常说知识分子就是要‘坐得住’,踏踏实实地搞研究,基本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可是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想,当我们真正能‘耐得寂寞’、‘享受孤独’时也正是我们大有所成之时。”

    徐玥同志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今社会,人情冷淡,人们只关注自己,缺乏对周围人的关怀,在危急时刻往往只想到自己,不愿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充分暴露出人性的弱点。魏青刚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例外。在三次下水时,他一心只想着落水女青年,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危,即使在自己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也拉着女青年的手,这种精神让人为之感动。如果在我们身边能多些像魏青刚这样的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伸出自己的双手来帮助他人,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充满温馨和感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工作、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罗翠同志:丛飞作为一名歌手,在获得外界的肯定和荣誉的同时,并未忘记服务人民、回馈社会。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待别人的孩子和自己孩子的区别。对一群穷困的乡间孩子,他倾尽自己的所有。即使在重病时,也念念不忘那一百七十八个被他抚养资助的孩子们。而对于自己的亲生骨肉,他却是那么的无奈,还未出世的孩子却要面临失去父亲的残酷事实。丛飞给予了太多的爱给那些素不相识、毫无血缘关系的穷苦孩子,可能给自己的孩子多少爱呢?

    王春龙同志:“八荣八耻”荣辱观内涵丰富,从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来看,既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寄予的殷切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渴望健康成长的强烈愿望,与大学生积极上进,努力成才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大学生争当“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大学生要在学习“八荣八耻”的价值取向中发挥表率作用。“三下乡”活动和认真学习都是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具体表现。

    短短两个小时的活动,并不能使同志们完全理解“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新荣辱观的全部内涵,也不能彻底看清当今社会道德的种种,却在同志们的心中树起了一面镜子,“八荣八耻”这面明镜将使大家的道德观得到升华。
摄影:
编辑:牟晋京
信息员:刘春雁
撰写:罗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