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学院研究生关注生态安全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06-05-25发布部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近期,环境学院05级硕士和博士生在奚旦立教授的支持和带领下,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参观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它位于上海市南汇老港海边,占地5000亩,比5个上海动物园还大,是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中心。其工程分为填埋厂、渗液处理厂和沼气发电厂三部分,利用国际先进填埋技术,日处理垃圾量为7600吨。从1985年开始,这里就有了一个特殊的使命——填埋上海市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
    首先研究生们来到会议室,看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工艺流程宣传片,对该厂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接着,大家现场参观了垃圾填埋的流程,以及由我们东华大学和同济大学在做的渗滤液处理的中试。还有由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投资、设计、建造、运行和维护的四期垃圾填埋场,已于2005年2 月开始试营运操作,它承担了上海市约90%生活垃圾的处置任务。

    通过这次活动,使研究生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平时只出现于书本上、图片中的各种垃圾填埋厂设施。大家深深地感觉到,参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复习、不断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的过程,一些过去只知表面意义的名词终于在现实中得到了直观的认识。这样的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我深刻体会到,无论从何处起步,无论具体从事哪种工作,认真和踏实的态度才是最根本的。

    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垃圾成分复杂等原因,目前在处理技术上,我们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作为环境专业的研究生,大家一致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更加努力,掌握更多、更深的专业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多思考、多探索,尽最大努力为我国城市垃圾卫生填埋产业做出我们的贡献,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
摄影:
编辑:牟晋京
信息员:刘春雁
撰写: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