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上海高校构建贫困生“双助体系”

发布时间:2007-01-28发布部门:宣传部
    2006年上海市各高校帮困奖学金总额达5871.92万元,受益学生45924人;各高校积极开拓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全年校内勤工助学补贴总计达1.3亿元,96266名学生获益;从1993年至今,上海高校没有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记者日前从上海市高校帮困助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获悉,上海已初步构建起了高校贫困学生物质精神的“双助体系”,使帮困助学成为了学校育人、学生成才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

  上海各高校不断地将“绿色通道”的功能拓宽延伸。复旦大学推出了“明日之星奖(助)学金”,将奖(助)学金的申请时间提早到高中阶段,考生被录取后,可以在收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收到奖助通知。上海交通大学提前评定了金额为5000元至7000元的新生助学金,家庭贫困的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就知晓本人已获得了助学金,不必再为学费而发愁。

  各高校在资助贫困学生的过程中,除在物质上提供帮助外,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的精神资助,引导学生自立、自强。东华大学成立了以贫困学生为主要成员的阳光服务队,在校外还成立了松江青少年活动中心服务队、松江区福利院志愿者服务队等。

  目前,上海各高校的帮困育人“双助体系”已经走上了系统化、日常化的轨道。据介绍,今年起上海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品质、开发帮困助学的育人功能。

  《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27日第1版
    
摄影:
编辑: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