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织锦龙袍到现代少数民族织饰,从先秦时期的贝币、布币、刀币到各朝铜钱、银锭,从距今8000年的贾湖骨笛到明清古琴……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11所高校的特色文物"走"出"象牙塔",免费为上海市民,特别是学生提供探究中华民族源远历史的"立体百科全书"。
2007年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联展活动5日在上海科技馆开幕,活动为期25天。开幕当日,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网站也筹建完成并开通。通过"网上博物馆",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分布在上海各高校的民族文化博物馆瞬息可至。
据了解,上海已建成的11家"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都在各高校内,每年将吸引数以万计的免费参观的大学生,同时,各博物馆也将免费接待事先预约的社会团体。
2005年,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委命名了首批共10家"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 如复旦大学台湾高山族博物馆、上海交大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古钱币博物馆等,东华大学中华服饰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学科支撑逐渐成为上海高校文化的品牌。
上海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表示: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以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成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是大学新生入学、教师入师的教育载体,也是师生共同研究和拓展学科内容的丰厚素材。
"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能为更多青少年学生提供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养料,也能为广大市民打造传承中华文明,构筑成和谐文化的教育平台。"翁铁慧说。(新华网上海频道3月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