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  深化认识  聚焦差距——徐明稚校长在纺织学院参加第一阶段学习讨论交流

发布时间:2007-10-11发布部门:校长办公室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就是两种思想。”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可以产生1+1〉2的效果。在纺织学院 “寻找差距、共谋发展” 第一阶段充分学习讨论的基础上,10月10日下午1点,徐明稚校长在3号学院楼3035室,与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校特聘教授、学院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各讨论小组负责人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学习讨论交流,在思想的交流和分享中共绘学院的美好蓝图……

    各学科带头人就分组讨论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感悟向大家作了汇报交流。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团队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外交流等问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大家认为,面对国际国内的各种差距,要从观念、学术、管理等方面梳理、聚焦,找到自身的差距所在,通过扎实的工作缩小差距、争创一流!

    徐校长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之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学与科研、就业与教育、团队与个人、学术发展与社会服务等关系在徐校长的阐述中渐趋明晰......

    徐校长从学生的就业去向问题入手,联系到学院的重新定位。徐校长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单位,学院应该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考虑到自身学科、专业的持续发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大学生这一国家的宝贵财富得以“人尽其才、学以致用”,为社会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徐校长强调指出,一个大学是以学科为组织的。高校非赢利性的特殊属性决定了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跟着“钱”走,一哄而上,要改变观念,“什么热闹搞什么”是不行的。在学分制的条件下,专业设置要合理归大类,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辅修专业,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于教学、科研,徐校长说,两者虽然密切相关,但各有其特点。教学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教学工作要遵循这些规律,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学院要有一些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则”。科研更多讲究创新,所以,科研要讲究交叉,没有交叉就没有活力,要以开放的心态组织团队去做,攻克一些项目、课题。

    徐校长结合“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的东华精神,深入阐述了团队和个人的关系。徐校长指出,大家要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良好的氛围,“心要齐”、“劲往一处使”,推举出大家信服的、德高望重的、凝聚力强的带头人,带领大家一起承接项目、攻克难题,推动学院的发展。带头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心怀大家,“大气一些,包涵一些”,使每个人都能在团队的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这样的团队才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不是“为了团队而团队”。至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每个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虽然多做可能会多出错,管得越多,矛盾可能就越多,但是不做,问题将会更多。只有在不断的‘出错’、‘纠错’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校才可能一步步地发展。” 

    关于学术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徐校长指出,在纺织行业里我们有着深厚的积淀,不管是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不能做“三脚猫”(上海话,意思是什么都会,但什么又都不精通)。“SCI、EI、ISTP的文章要发表,数量要多,质量要好,但要处理好发表文章和服务社会的关系。要把应用领域的问题提炼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只有这样,纺织学院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发展力。

    此外,徐校长还就学院的人员编制、大型设备的利用率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徐校长最后指出,正确的观念和舆论导向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在良好的舆论氛围中,重新定位,找准差距,为学院更加美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智慧!

   学院党总支书记崔运花老师希望大家以此次讨论为契机,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摄影:
编辑:彭这华
信息员:李锐利
撰写:李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