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袭击了我们的心——记服装学院第八期党校学员观看电影《夜袭》

发布时间:2008-02-27发布部门: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008年2月22日——服装学院第八期党校开学的第一天,观看电影《夜袭》为整个党校的学习过程拉开了序幕。

    虽然电影的放映时间是11点,但不到10点学员们就已经在校门口集合完毕,大家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夜袭》,热烈讨论着自己心目中的《夜袭》。有些同学认为的《夜袭》会流于一般爱国主义战争片的老套路线,单纯地用“喃喃自语”和“听说顺教”来向观众传播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思想,也有很多同学认为这将是非常优秀并有所创新的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电影以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袭击阳明堡的事件为原型,在八路军向国民党让车的情节中开始,飞机空袭火车站也为之后的夜袭埋下了伏笔。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每位学员都被深深吸引。剧中人物个性鲜明,他们不再是传统战争片中“高、大、全”的形象,但却更加生动、真实,更加引人入胜。团长陈锡联行事爽快,虽有几分鲁莽味,但粗中有细,关键时刻斩钉截铁,思维缜密。三营营长赵大力憨厚勇敢,傻劲中透出的可爱引起了同学们阵阵笑声与掌声。电影中出现的唯一女性角色更是电影的一缕亮色,通过她的视角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整部电影的主旨——我们不怕死。同时,大家也很尊敬她勇于追求爱情的勇气和献身精神。

  《夜袭》用真实撼动了每位学员。影片后半段八路军夜袭阳明堡,战士们用自己的牺牲换取更多人生命的情景让人动情,很多人都情不自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大家也从中悟出了很多道理,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很多同学表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有的同学被剧中流露出的深深兄弟请所感动,也有的同学体会到顽强奋斗,不畏困难的精神。与剧中夜袭阳明堡时遇到的重重困难相比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不算什么,所以我们要更加勇敢面对。

    时代变幻,精神升华,英雄已去,英魂永存。相信积极参加党校学习要求进步的青年会用实际行动来传承《夜袭》精神。
摄影:
编辑:邱登梅
信息员:严晨
撰写:严晨、缪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