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我校召开2008年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08-03-07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虽然我人已经退休,但思想上不能退休,只要身体允许,自己还干得动,就要尽我所能,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才贡献力量,发挥余热。”当73岁的退休教师苏慧娥在我校2008年关心下一代工作会上说出这番感言时,台下每个人都为这位古稀老人的奉献精神所鼓舞与感动。

    在我校关工委讲师团,像苏老师这样退休后仍不忘教育服务的老同志还有很多。2007年,我校关工委讲师团分别被教育部、上海市教育系统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苏慧娥老师被评为“教育部2007年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汪绍兰老师被评为“上海市2007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严隽道老师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2007年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梁方义、周启澄、王慕兰等3位关工委讲师团成员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荣誉奖。

    3月7日上午,在校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校关工委委员、银发讲师团全体老师走进松江校区图文信息大楼第二报告厅,同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党总支正、副书记及全体专职辅导员共同分享了收获的喜悦。校党委书记朱绍中,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校关工委主任王以刚,校党委副书记浦解明,为关工委获奖集体及先进个人颁奖。

    朱绍中书记代表学校党政和全体师生向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各类荣誉的关工委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讲师团的各位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在讲话中指出:关工委讲师团及个人获奖,这是对我校关工委长期有效工作的肯定,也是对退休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肯定。他提出三点工作要求:首先,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切实做好关工委工作既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长远要求。退休教师的经历本身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财富。其次,各院系、部门要关心、理解、支持并服务配合老同志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树立支持关工委工作就是关心下一代的观念,为退休教师发挥余热搭建服务平台。再次,加强关工委队伍建设与工作宣传,建立健全学院关工委分会,树立工作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吸收更多相对低龄的退休教师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校党委副书记浦解明从关工委工作出发,对学生工作系统的校院干部、专职辅导员提出了三点要求:其一,充分发挥校关工委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老教师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其二,要学习老同志,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其三,要学习老同志,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

    会上,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方义作07年关工委工作总结。据悉,自1996年成立以来,关工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自觉奉献”的原则,在我校学生思政教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银发讲师团由最初的1人发展为而今的20多人,通过调研、专题讲座等活动深入各学院,与青年学生座谈交流,深受学子喜爱与欢迎。一位同学在讲座感言中写到:“老教授的讲座没有长篇大论,有的只是切切实实的经历,这比任何道理都打动我们,让我明白:大学生活不应是享乐,而应是奋斗。”纺织学院党总支书记崔运花在会上介绍了该学院关工委分会的工作概况。

    会议由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施荣瑜主持。在会议总结中,施老师指出,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重视关工委工作就是重视下一代工作,重视党的工作”,要学习老同志热心服务、踏实肯干的精神,强化责任感,希望在校党委的领导动员下,各级党组织能更好地将关工委的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将新一年思想政治工作推上新台阶。
摄影:
编辑:邱登梅
信息员:向娟
撰写: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