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革命先驱  开创美好未来——理学院党校组织学员参观陈云故居

发布时间:2008-04-21发布部门:理学院
    4月19日,在本届理学院党校学习接近尾声之际,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党校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观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故居。

    经过40分钟左右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在导游的热情解说下,我们对陈云同志有了更深的了解。陈云同志,1905年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幼年丧父丧母,被舅父母收养。家庭的贫苦使得他没能继续求学,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店员期间,他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义无反顾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革命历程。在参观的展厅中,陈云同志的手稿、生活用品、图片和蜡像,生动的描绘了陈云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可以说,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同志在党的光辉历程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突出的贡献。

    在中国革命最为脆弱的时刻,是陈云同志,遵义会议上积极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为中国革命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面对着全国上下剧烈动荡的市场和通货膨胀,陈云同志接到党中央指示,主持全国财政工作。他不畏困难,积极探索,把财政工作当成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使经济最终得以稳定和发展。平抑物价、统一财政,在毛泽东同志看来,陈云同志对财政工作的贡献甚至“不下于淮海战役”。

    文革期间,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国际威望也跌至低点,陈云同志和其他一些老革命前辈,不顾个人安危,置身于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文革结束后,又是陈云同志,不顾华国锋设置的“两个凡是”的障碍,坚决主张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在历史的激浪狂飙中,陈云同志以他岿然不动的信念,给人们留下了中流砥柱般的高大形象。

    陈云同志对中国改革开放贡献是巨大的。他在政治、经济、党的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国成功地打开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对于我国经济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加强,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虽然短暂的参观已经结束,但党校学员学习陈云同志思想不会结束,继承和推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不会结束,学员们将学习陈云同志的思想为动力,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积极投入到自己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做一名优秀的当代学生党员。
摄影:
编辑: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撰写: